诗三百三首(其四十九)

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

昨来访亲友,太半入黄泉。

渐减如残烛,长流似逝川。

今朝对孤影,不觉泪双悬。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长久以来在寒山静坐,已经滞留了三十个年头。
昨天我来探访亲朋好友,却发现他们大多已离世归黄泉。
生命如同即将燃尽的残烛,流逝得如同不断前行的江河。
今天面对孤独的身影,我不禁两行泪水垂落。

注释

一向:长久以来。
寒山:寂静的山林。
坐:静坐。
淹留:滞留。
三十年:三十个年头。
昨:昨天。
访:探访。
亲友:亲朋好友。
太半:大多。
黄泉:指阴间。
渐减:逐渐减少。
残烛:即将燃尽的蜡烛。
逝川:流逝的江河。
今朝:今天早晨。
孤影:孤独的身影。
泪双悬:两行泪水垂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寒冷的山中度过了三十年的孤独生活。"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直接表达了诗人长久的隐居生涯,给人以深刻的时间感和空间感。

诗人在"昨来访亲友,太半入黄泉"中透露了一种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哀伤。黄泉指的是地下,即死者之所在。这里意味着大部分亲朋好友都已经去世,这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凄凉。

接着的"渐减如残烛,长流似逝川"则是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形象描绘。残烛比喻生命的脆弱与即将熄灭,而逝川则象征着岁月无法挽回地流失。

最后,诗人在面对自己的孤独身影时,不禁泪流满面:"今朝对孤影, 不觉泪双悬"。这里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与悲凉,以及对逝去年华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亲友离世以及个人衰老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俗而又不得不面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每个意象都深刻地烘托出诗人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五十二)

垂柳暗如烟,飞花飘似霰。

夫居离妇州,妇住思夫县。

各在天一涯,何时得相见?

寄语明月楼,莫贮双飞燕。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诗三百三首(其五十四)

可怜好丈夫,身体极棱棱。

春秋未三十,才艺百般能。

金羁逐侠客,玉馔集良朋。

唯有一般恶,不传无尽灯。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诗三百三首(其六十二)

群女戏夕阳,风来满路香。

缀裙金蛱蝶,插髻玉鸳鸯。

角婢红罗缜,阉奴紫锦裳。

为观失道者,鬓白心惶惶。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诗三百三首(其六十五)

乘兹朽木船,采彼纴婆子。

行至大海中,波涛复不止。

唯赍一宿粮,去岸三千里。

烦恼从何生,愁哉缘苦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