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饱谙风月归,庶几无虚还。
这两行诗是出自宋代诗人阳枋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首句“饱谙风月归”中的“饱谙”,意指充分地领略或享受,“风月”代表着自然界中最为美好的景象,诗人通过这样的词汇传递了一种既满足又超脱的生活态度,仿佛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栖息。第二句“庶几无虚还”,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追问和探索,“庶几”意味着或许、可能,而“无虚还”则是指没有空过的人生。
总体而言,这两句话构成了一幅悠然自得、寓意深远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和生命价值的哲学思考。
不详
原名昌朝,字宗骥。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俚俗儿周晬,罗陈试子材。
怡愉观物色,拣择取烟煤。
志在文章富,毫挥锦绣开。
弟兄心笔砚,予岂怨贫哉。
黑貂敝色嗟苏郎,苦茶两饼话难详。
老妪糟糠未鼎肉,漫劳戏綵啼其傍。
造物寄意知何许,慈竹生舍贻吉祥。
晚年慰见万事足,无乃宗子为小阳。
当时顾后悲不孝,今日儿女还成行。
难弟二珠奇男子,已角既鹿未角獐。
先人有后欲昌炽,绎思为善宁无常。
菊开佳色采盈手,酒浮蚁绿仍鹅黄。
喜有诗书起门户,佳兴吹入秋风长。
五十三年堕鬓魂,一朝埋玉骨方温。
诗书有味嚼逾美,编简无花开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