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四)

新凉物物有精神,静倚书窗听雨声。

忽忆子綦元未解,强分天籁太粗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新来的清凉让万物充满活力,静静地靠着书窗聆听雨声。
忽然想起子綦,他那时还未能理解自然的声音,觉得天籁太过粗糙。

注释

新凉:初秋的凉意。
物物:一切事物。
精神:生机勃勃。
静倚:安静地倚靠。
书窗:书桌的窗户。
听雨声:倾听雨打窗户的声音。
忽忆:忽然想起。
子綦:古代哲学家,此处借指对自然理解尚浅的人。
元未解:尚未理解。
强分:勉强区分。
天籁:自然的声音,如风声、鸟鸣等。
太粗生:过于粗糙,不精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高气爽、物静心清的场景。"新凉物物有精神"一句,通过对自然界万物在新鲜凉爽中焕发生机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与宁静。"静倚书窗听雨声"则是诗人在安静的书房里,靠着窗户聆听细雨的声音,这种环境和氛围使得诗人的思绪飞扬,进入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忽忆子綦元未解,强分天籁太粗生"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或先哲的思考。子綦元是古代的一位学者,这里提及他可能是在暗示自己对经典的理解还不够深刻。而"强分天籁太粗生"则是一种自谦之词,诗人觉得自己试图解读宇宙之音(天籁)却发现自己的理解还很肤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个人学问修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谦与幽默。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三)

阶前树影开还合,叶底蝉声短复长。

睡起更知茶味永,客来聊共竹风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六)

林塘过雨不胜秋,万盖跳珠写碧流。

倚槛孤吟天欲暮,更穿芒屩上方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七)

山色顿清秋欲半,湖光更净日平西。

凉风猎猎低荷盖,归翼翩翩度柳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十六)

花柳芳妍十日晴,五更风雨送馀春。

莫嫌红紫都吹尽,新绿满园还可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