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名为《次韵徐太博(其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感慨与怀旧之情。
"芦荻花寒山月小,西风吹雁又江南。"
这里描绘了一个秋末冬初的景象,芦荻(一种水生植物)的花已经凋谢,山上的明月显得格外清冷。西风带来了初冬的凉意,吹散了天空中的雁队,同时也带走了江南的暖意。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秋去冬至的萧瑟感和时光流转的无常。
"夜谈往事六太息,老觉吾侪七不堪。"
夜深人静之际,与故人谈论往昔,心中涌起的叹息如同翻滚的波涛,不断地冲击着诗人的内心。"老觉吾侪七不堪"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易逝、友情淡薄的感慨,以及面对现实时的无力感。
"举世人情如格五,平生分量等朝三。"
这两句诗探讨的是人世间的情谊和待遇。"举世人情如格五"可能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和不可捉摸,如同古代用以度量的"格"一样,难以衡量。而"平生分量等朝三"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待遇和评价,似乎感到平淡无奇,就如同日出而作、夜而息的自然规律。
"次山亦复漫吾耳,清梦何曾到四参。"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了"次山",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山名,也有可能是泛指。在这山中,诗人的耳边似乎回响着往昔的声音或是自然界的声响。而"清梦何曾到四参"则是对理想和美好愿景的追问,"四参"此处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或者隐喻,诗人质疑自己的纯洁梦想是否能够实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情冷暖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抒发,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怀旧伤感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