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徐太博(其四)

芦荻花寒山月小,西风吹雁又江南。

夜谈往事六太息,老觉吾侪七不堪。

举世人情如格五,平生分量等朝三。

次山亦复漫吾耳,清梦何曾到四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名为《次韵徐太博(其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感慨与怀旧之情。

"芦荻花寒山月小,西风吹雁又江南。"

这里描绘了一个秋末冬初的景象,芦荻(一种水生植物)的花已经凋谢,山上的明月显得格外清冷。西风带来了初冬的凉意,吹散了天空中的雁队,同时也带走了江南的暖意。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秋去冬至的萧瑟感和时光流转的无常。

"夜谈往事六太息,老觉吾侪七不堪。"

夜深人静之际,与故人谈论往昔,心中涌起的叹息如同翻滚的波涛,不断地冲击着诗人的内心。"老觉吾侪七不堪"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易逝、友情淡薄的感慨,以及面对现实时的无力感。

"举世人情如格五,平生分量等朝三。"

这两句诗探讨的是人世间的情谊和待遇。"举世人情如格五"可能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和不可捉摸,如同古代用以度量的"格"一样,难以衡量。而"平生分量等朝三"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待遇和评价,似乎感到平淡无奇,就如同日出而作、夜而息的自然规律。

"次山亦复漫吾耳,清梦何曾到四参。"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了"次山",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山名,也有可能是泛指。在这山中,诗人的耳边似乎回响着往昔的声音或是自然界的声响。而"清梦何曾到四参"则是对理想和美好愿景的追问,"四参"此处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或者隐喻,诗人质疑自己的纯洁梦想是否能够实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情冷暖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抒发,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怀旧伤感的情怀。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次韵徐宰斋宿学宫

孔堂雨宿盍儒簪,自与诸儒守诲箴。

白发一经流俗眼,青山千古圣贤心。

夜窗灯冷书如堵,春草坛荒杏满林。

想得梦回科斗壁,隐然丝竹尚遗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徐宰集珠溪(其二)

僧不须敲饭后钟,自携茶去借松风。

斩新山色佛头绿,依旧桃花人面红。

春瓮贮冰摇玉蚁,夜堂烘蜡缀钗虫。

山灵共欲留人住,新月隔溪烟雾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徐宰集珠溪(其一)

山家凫鹜散平田,沙路云深屐屡穿。

半醉半醒寒食酒,欲晴欲雨杏花天。

春能酝藉如相识,柳自风流未肯眠。

野老不知诗思好,但言啼鸟亦欣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徐宰题岳王祠

杀气犹缠岳字旗,秋风铁马已南归。

和之一字误人国,今且百年遭祸机。

白骨自荒公论在,青山良是物情非。

羊腥犬秽长陵土,泪落囊封御笔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