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戏书

汉家争道孝文明,左右临朝问亦轻。

绛灌但知谗贾谊,可思流汗愧陈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此诗《读史记戏书》由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所作,通过对比汉代两位大臣绛侯周勃与灌婴对待贤臣贾谊的态度,以及对陈平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行为的深刻思考。

首句“汉家争道孝文明”,开篇即点出主题,以“孝文”赞誉汉代的治国理念,强调了孝道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接着,“左右临朝问亦轻”则指出在朝廷中询问贤士意见虽为常事,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轻视,暗示了贤才在政治决策中的地位并不稳固。

“绛灌但知谗贾谊”,此处将目光聚焦于汉代两位重臣绛侯周勃和灌婴,他们虽位高权重,却未能正确看待并善用如贾谊这样的贤才,反而是“谗言”盛行,这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与不公。最后,“可思流汗愧陈平?”则以陈平为例,提出反思:面对同样杰出的陈平,为何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与信任?这一问句引人深思,暗含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对现实政治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与反思,揭示了古代政治中贤才被埋没、公正缺失的问题,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钱谦益以其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和深刻的批判精神,展现了其作为诗人兼学者的独特视角。

收录诗词(265)

钱谦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字:受之
  • 号:牧斋
  • 籍贯:东涧老
  • 生卒年:1582—1664

相关古诗词

故宫人

汉宫遗事剪灯论,共指青衫认泪痕。

今夕惊沙满蓬鬓,始知永巷是君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留题秦淮丁家水阁二首(其一)

舞榭歌台罗绮丛,都无人迹有春风。

踏青无限伤心事,并入南朝落照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留题秦淮丁家水阁二首(其二)

苑外杨花待暮潮,隔溪桃叶限红桥。

夕阳凝望春如水,丁字帘前是六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村庄红豆花诗

金尊檀板落花天,乐府新翻《红豆篇》。

取次江南好风景,莫教肠断李龟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