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其一)

客有嗟王嫱,自恃好颜容。

一失画者欢,远丧胡尘中。

汉后去掖庭,久处长门宫。

已购长卿赋,承恩以始终。

予前对客评,不见汉祢衡。

声名起鹗荐,遂为江夏倾。

秦政急逐客,李斯不肯行。

宠利为祸媒,毕竟具五刑。

近燎势多焦,争道寡全軿。

薄劣守穷贱,且以安吾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探讨了美与权力、名声与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人首先引用了王昭君的故事,她因美貌而被选入宫中,却因政治原因远嫁匈奴,最终身陷异域。接着,诗人提到汉代的祢衡,他凭借才华受到重用,但最终因言辞过激而遭贬谪。这两段故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因美貌而受苦,一个因才华而遭难。

随后,诗人转向历史上的秦始皇驱逐客卿的事件,批评了权力与宠幸往往成为祸害的媒介,最终导致人物遭受严酷的惩罚。这进一步强调了在权力和名声面前,个人的命运可能变得脆弱不堪。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命运无常的感慨,表示自己宁愿坚守贫贱,以求得内心的安宁。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探讨了美、才、权、名等主题在个人命运中的角色,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有力,情感深沉,通过对比和讽刺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41)

姚光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咏(其二)

我闻九方皋,相马沙丘北。

所观以天机,安辩骊黄色。

马既入秦庭,灭没若亡失。

天閒尽不如,伯乐起叹息。

世岂无皋俦,往往视形骨。

遂令沃若步,垂老困伏枥。

不见素王言,骥称匪由力。

伟矣缠薪人,千载信神识。

形式: 古风

咏雪

城上寒云满翠微,四郊雨雪晚霏霏。

忽惊万树梅俱放,转觉千门絮乱飞。

高阁夜阑斜映烛,疏帘风入细沾衣。

歌钟处处留欢赏,谁念袁安卧掩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寄永嘉刘郡丞

西粤风尘感昔游,别来又复忆东瓯。

天涯知己谁青眼,世上浮名共白头。

千里梦悬华盖月,一封书到冶城楼。

剡溪延伫无多路,不得轻移雪夜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得陈明佐书

尺素东来蜀道长,交游谁问老冯唐。

官贫祇欠尊中酒,客久能添镜里霜。

锦水曾闻遗圣迹,阆州何事断人肠。

杜陵诗卷今犹在,为访桥西旧草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