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的匿名诗人所作的《新竹》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新竹的形态与环境,展现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清雅脱俗的气质。
首句“根露苍龙脊骨寒”,以“苍龙”比喻竹根,形象地描绘出竹根深埋地下,如同苍龙之脊骨,透露出一股寒气,暗示了竹子生长环境的艰苦与深沉。同时,“露”字也暗示了新竹刚刚破土而出,嫩绿的根部还带着露珠,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次句“叶盘丹凤尾梢端”,将竹叶比作“丹凤”的尾羽,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竹叶的形状与色彩,更赋予了竹叶以生命的灵动与高贵,仿佛一只展翅欲飞的丹凤,展现出竹子的优雅与华美。
第三句“风雷未化秋塘影”,通过“风雷”与“秋塘影”的对比,描绘了新竹在风雨中的坚韧与不屈。即使是在狂风骤雨中,新竹依然挺立,其影子在秋水之中摇曳,却未曾被改变,象征着竹子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与顽强。
最后一句“鱼鳖长猜是钓竿”,以“鱼鳖”的视角,表达了对新竹的不解与好奇。它们猜测竹子是否是垂钓者用来诱捕它们的工具,这既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从侧面反映了新竹在自然界的独特存在感,以及它与周围生物之间的微妙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新竹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