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厓山三首(其一)

慈元旧殿尽荆榛,碑压颓垣鸟迹新。

惟有忠魂长不没,怒涛犹撼海门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皋所作的《吊厓山三首(其一)》,通过“慈元旧殿尽荆榛,碑压颓垣鸟迹新”两句描绘了历史遗迹的荒凉景象,旧日的宫殿已被荆棘覆盖,古老的碑文被坍塌的城墙压着,只有鸟儿的足迹在新的环境中留下痕迹。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接下来,“惟有忠魂长不没,怒涛犹撼海门津”两句则转向了精神层面的思考。诗人认为,尽管物质的世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但那些忠诚的灵魂却永远存在,不会消逝。海浪的怒吼,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回响,激荡在海门的渡口,象征着对历史记忆的持续回响和对忠诚精神的永恒纪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对比,以及对忠诚与时间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忠诚精神的崇高敬仰。

收录诗词(8)

林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吊厓山三首(其二)

百年俎豆水云间,万里虹桥指顾还。

节义今传余阙庙,何人解忆古厓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吊厓山三首(其三)

占城一往竟何如,漫道宋人儒术迂。

拚得海陵身一死,不妨长讲意诚书。

形式: 七言绝句

送关明经还粤

石头频送客,归思正茫茫。

水陆几千里,琴书共一床。

彤墀曾献赋,墨绶待为郎。

遥想还家日,南园荔子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旅夜同李蓬庵

朔雪正漫漫,东楼夜色阑。

烽烟吾潦倒,世路共艰难。

说剑怀燕赵,题诗薄建安。

江湖浮未得,瓠落大樽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