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玄烨所作的《黄金台怀古》。诗中以昭王筑黄金台礼贤士的历史典故为背景,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敬仰之情。
首句“昭王礼贤士,筑馆黄金台”,开篇即点明了主题,昭王为了招揽贤士,不惜花费重金建造黄金台,展现了古代君主求贤若渴的态度。接下来,“矫矫昌国君,奋袂起尘埃”两句,通过描绘一位勇猛的君主,挥动衣袖,尘土飞扬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贤士们受到重视和欢迎的场景。
“下齐七十城,声振沧海隈”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贤士们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的名声响彻大海的边缘,彰显了贤士们的影响力和功绩。接着,“汶篁植蓟邱,岂曰非雄才”两句,以汶竹在蓟丘生根发芽为例,说明即使是在看似平凡的地方,也能涌现出杰出的人才,强调了人才的普遍性和发现人才的重要性。
“遗迹虽榛芜,千载犹低佪”两句,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与感慨,尽管时间流逝,黄金台已成荒芜之景,但人们对贤士的敬仰之情却依然存在,仿佛仍在徘徊。最后,“市骏固有术,贵在先龙媒。但得一士贤,可以收群材”四句,总结了选贤任能的关键在于识别和培养人才,一旦得到一个贤士,就能汇聚众多人才,推动国家的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贤士的赞美和对历史遗迹的怀念,表达了对人才的尊重和对国家发展的渴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