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尽道君家教育深,义方高作霭儒林。
綵衣已是真郎贵,紫诏方旌昔日心。
鲤每趋庭惟独立,鹤常和子自鸣阴。
此之能事人方信,胜积籯中十万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家的教育风貌,以及其子孙的才华与荣耀。诗人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展现了家族成员的修养和才能,以及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
"尽道君家教育深"一句,点明了这户人家的教诲渊源流长,教育的深度非同凡响。紧接着"义方高作霭儒林"强调了家族成员不仅学问渊博,更有着坚定的正义之心,如同林中挺立的巨树。
下一句"綵衣已是真郎贵,紫诏方旌昔日心"则表明家中的后辈已经身穿华丽的官服,显示了他们的地位和荣誉。"紫诏"指的是皇帝颁布的诏书,这里意味着家族成员中有人得到了朝廷的重用。
接着是"鲤每趋庭惟独立,鹤常和子自鸣阴",诗人通过鲤鱼跃出水面、鹤鸟在云端和鸣叫的情景,形象地描绘了家族成员个个才华横溢,各自在自己的领域中脱颖而出。
最后两句"此之能事人方信,胜积籯中十万金"表达了诗人的赞赏之情,认为这样的才能和品德远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籯"是古代用来盛放谷物的器具,这里比喻财富。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颂扬之作,它通过对一个家族教育和人才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德兼备、家风传承的赞美之情。
不详
安乐溪上峰,万木森翠羽。
孤撑切天心,横拓压坤股。
气势西吞夷,光芒南定楚。
云泉出石窦,淋漓洒玉宇。
烟萝缠林梢,摇拽垂翠组。
榆钱莫买城南春,柳丝莫系城中人。
田曹郎吏何多幸,亲见池中墨水生。
玉皇殿前掌书仙,一染尘心谪九天。
莫怪浓香薰骨腻,霞衣曾惹御炉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