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犬》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猎犬在狩猎时的勇猛与机敏。
首句“少年猎平原”,开篇即点明场景,一位少年在广阔的平原上进行狩猎活动,为后续情节铺垫。接着,“左卢右宋鹊”描述了猎犬的配置,左侧的卢犬和右侧的宋鹊犬协同作战,暗示了猎犬团队的默契与力量。
“兔起鹘落迟,一顾先已搏”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生动地展现了猎犬捕猎的瞬间。当兔子突然跃起时,猎犬迅速作出反应,仿佛鹰击长空般迅猛,仅凭一瞥便能准确捕捉目标,展现出猎犬卓越的狩猎技巧和敏锐的直觉。
“但莫空中山,前头有汤镬。”最后两句则以形象的比喻收尾,警告猎犬不可贪图高处之物,因为前方可能隐藏着危险,如“汤镬”一般,暗喻潜在的危险或陷阱。这不仅体现了猎犬在狩猎过程中的谨慎与智慧,也寓意着人在追求目标时应保持警惕,避免陷入困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成功地刻画了猎犬在狩猎中的英勇与智慧,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徐渭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