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五十八首(其一)

不记来时路。认分明、风亭月榭,此中堪住。

擎出龙宫珠一串,几点露盘凉雨。

秋到了、两行疏树。

一桁帘波湘水碧,约新凉、小伴知何处,无一点、人间暑。

红妆翠袖真容与。好园林清虚楼阁,卧游应许。

只有清风生画壁,莫使客餐寒具。

高唱也、名花解语。

明月欲来香在水,听新蝉、送下斜晖去。

试共把、荷钱数。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贺新郎》词,由清代词人蒋士铨所作,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的秋日景象,充满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闲适情趣的向往。

词中以“不记来时路”开篇,引出对沿途景致的回忆,随后点明“风亭月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接下来,“擎出龙宫珠一串,几点露盘凉雨”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珍珠般的露珠比作龙宫中的珍宝,同时借露珠的清凉,渲染了秋夜的凉爽,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秋到了、两行疏树”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通过“疏树”这一意象,传达出秋天特有的宁静与萧瑟之美。接着,“一桁帘波湘水碧,约新凉、小伴知何处,无一点、人间暑”几句,通过“帘波”、“湘水”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水波荡漾、凉风习习的画面,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同时也表达了对清凉夏日的怀念。

“红妆翠袖真容与。好园林清虚楼阁,卧游应许”几句,转而描写了一处园林美景,红妆翠袖的女子与清幽的楼阁相映成趣,仿佛是诗人理想中的隐逸之所,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最后,“只有清风生画壁,莫使客餐寒具。高唱也、名花解语。明月欲来香在水,听新蝉、送下斜晖去。试共把、荷钱数”几句,以清风、名花、明月、新蝉等自然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清风拂过墙壁,名花似乎能理解诗人的言语,明月即将来临,香气弥漫于水中,新蝉的鸣叫伴随着夕阳的余晖,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美好。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更寄托了他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闲适情趣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257)

蒋士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字:心馀
  • 号:藏园
  •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725—1784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二)

蝶是庄生化。绝冠缨、仰天而笑,闲愁休挂。

大抵人生行乐耳,檀板何妨轻打。

穷与达、漫漫长夜。

岂女痴儿欢笑煞,叹何戡、已老秋娘嫁,须富贵、何时也。

十年骑瘦连钱马。经几多浮云变态,悲歌嫚骂。

南郭东方游戏惯,粉墨谁真谁假。

吊华屋、荒丘聊且。

不见古人何足恨,只文词、伎俩斯其下。

我本是、伤心者。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三)

潇洒房栊底。展文茵、红氍一片,秋光如水。

残月晓风多少恨,我辈钟情而已。

问低唱、浅斟何似。

忍把浮名轻换了,钝词锋、不过吴蒙耳,敢浪犯、将军垒。

官斋十笏堆图史。拓轩窗招人来坐,米家船里。

锦袋绯鱼腰手版,别驾风流如此。

欢海内、几人知己。

虚掷年华无寸益,戴儒冠、不合称才子。

击碎也、乌皮几。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四)

名宦何堪数。让先生、风裙月扇,歌儿舞女。

达者为官游戏耳,续了袁家新谱。

谁唱得、屯田乐府。

非我佳人应莫解,向花间、自点檀匡鼓。

奏绝调、可千古。秋霄想见文心苦。

列名姬共持椽烛,筝琶两部。

忍冻挥豪辞半臂,明月西楼才午。

尽一串、珠喉吞吐。

越霰吴霜篷背饱,奈年来、王事都靡监。

藉竿木、尚能舞。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五)

帐冷香销夜。断肠吟、生平一事,最伤心者。

记得琉璃为砚匣,新咏玉台频借。

春去矣、小楼花谢。

诵偈朝云会现影,怨东风、两次吹兰麝。

看燕燕、香泥惹。判官自判氤氲且。

白尚书歌填长恨,再生缘也。

世味从来皆嚼蜡,情绪偏同啖蔗。

梦断了、浮香精舍。

君语如斯吾怕听,便英雄、泪也如铅泻。

儿女恨、那堪写。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