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山(其二)

古庙嵯峨占地灵,四山环抱耸螺青。

松坛鹤去云无伴,石洞龙归雨亦腥。

弛担樵歌屯别径,倚蓬渔笛起前汀。

个中真觉凝眸豁,一点心无俗虑萦。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古老的庙宇巍峨壮观,坐落在灵气之地,四周山峦环抱,峰顶如螺青翠。
松林中的仙鹤已离去,只剩下白云作伴;石洞里的龙归巢,雨水也带着腥气。
砍柴人歇息在小路上,歌声随风飘荡;渔夫倚着蓬舟,笛声在水边响起。
在这幽静之处,凝视眼前,心灵仿佛得到开阔,世俗忧虑全然消散。

注释

古庙:古老的庙宇。
嵯峨:高峻的样子。
占地灵:坐落在充满灵气的地方。
环抱:环绕。
耸螺青:山峰像螺纹般青翠。
松坛:松树环绕的平台。
鹤去:仙鹤离去。
云无伴:只有白云相伴。
石洞:石头洞穴。
龙归:龙归来。
雨亦腥:雨水带有龙的气息(可能指雨后清新或龙潭之水)。
弛担:放下担子。
樵歌:砍柴人的歌谣。
屯别径:聚集在小路旁。
倚蓬:倚靠在蓬草上。
渔笛:渔夫的笛声。
起前汀:在水边响起。
真觉:真切的感受。
凝眸:聚精会神地看。
豁:开阔。
俗虑:世俗的忧虑。
萦:缠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的庙宇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四周山势峥嵘,翠峰环绕,犹如螺纹般青翠。寺庙内松树苍劲,鹤影已逝,空留白云相伴;石洞深邃,仿佛龙归之处,雨后带着湿润的腥气。诗人行走在山间小径,听到樵夫的歌声和渔者的笛声,悠扬在水边汀洲,显得宁静而闲适。在这如画的景色中,诗人顿感心胸开阔,俗世忧虑一扫而空,心灵得到了净化。整体上,这是一首以自然景色抒发超脱世俗情感的山水诗,展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3)

赵善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中驾幸敝庐恭纪

贞元重数荚,滕六剧霏花。

漠漠初濡砌,皑皑欲聚沙。

闾阎银作界,宫阙玉为家。

调鼎惭盐撒,沾温觉絮加。

瑞凝三殿瓦,欣动五云车。

冰柱撑茅屋,琼枝拥翠华。

微行停跸警,冷漏静街哗。

具野曾无隗,磻溪岂问牙。

公然门驻辇,那信室盘蜗。

积素堪麟画,飞黄想兔罝。

一庭看曳练,十道趣宣麻。

戎索筹先后,雄才辨等差。

神威殷地轴,御指落天花。

表贺甘朝稳,裴功敢夜誇。

雪山行献琯,早晚到星槎。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游延福寺

行行出西郊,稍觉嚣尘远。

风景既已殊,硗确颇忘倦。

南安古雄州,今亦壮哉县。

九日一佳景,居然在郊甸。

地高瞰川原,林杪露堂殿。

晋朝松百章,存者才一见。

岁月不我留,寒暑几更变。

当年秦隐君,轩冕非所羡。

间关剡溪来,至此获胜践。

结庐巢其巅,穴石为之砚。

城市不到足,公卿罕窥面。

邂逅有至交,相从情缱绻。

缅怀兴元年,致位在台铉。

扶持公道开,不绝几如线。

一言才见疏,斥逐遽遭谴。

天教流落馀,乃遂山林愿。

当年筑室处,遗址了难辨。

独有高士峰,千载猿鹤怨。

形式: 古风

白莲堂(其二)

心地白莲俱有种,要须功德水方开。

因师一语千花现,人各始知来处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洴溪桥

油井小聚,洴溪之滨。夏秋雨集,沟浍皆盈。

众水所汇,实病于行。谁作斯桥,庞君守真。

宁瘠一己,而利他人。此心与桥,为世通津。

我观地水,如车转轮。陵谷变迁,成毁有因。

桥不足恃,所恃者仁。仁者之心,与石不磷。

矢我铭诗,刻此坚珉。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