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隐

飕飕几个便成林,兴渐浓时绿渐深。

春事祇酣桃柳梦,此君那得市廛心。

但教色色堪留凤,不怕炎炎解铄金。

试把一竿来赠我,五湖风月足追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竹子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与特性,以及诗人对竹子独特魅力的赞美。首先,“飕飕几个便成林”描绘了竹子在自然环境中迅速繁衍,形成一片茂密的竹林,展现出竹子生命力的旺盛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接着,“兴渐浓时绿渐深”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竹林中的绿色逐渐加深,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竹子在四季更替中持续生长的状态。

“春事祇酣桃柳梦,此君那得市廛心”则将竹子与桃树、柳树进行对比,强调了竹子不为世俗所动,保持高洁品质的特质。这里的“桃柳梦”可能指的是桃树和柳树在春天的繁华景象,而“此君”则特指竹子,表达了诗人对竹子超凡脱俗之美的欣赏。

“但教色色堪留凤,不怕炎炎解铄金”进一步赞扬了竹子的美丽与坚韧。诗句中的“色色”形容竹子的色彩丰富,能够吸引凤凰这样的珍禽;“炎炎解铄金”则是说即使在炎热的夏天,竹子也能保持其坚韧不拔的品质,不会被高温熔化,象征着竹子的高洁与坚强。

最后,“试把一竿来赠我,五湖风月足追寻”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竹子作为礼物的愿望,希望能够像竹子一样,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自在地追寻风月之美,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精神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生长状态、颜色变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象征意义的描绘,展现了竹子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精神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品格的钦佩与向往。

收录诗词(1419)

林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宪副胡复庵重访虎跑行寓二首(其一)

倦扶方竹杖,渴饮虎跑泉。

云水无穷尽,山河自引牵。

百年甘一点,万里睹回沿。

屈指罗浮下,翻疑抱犊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和宪副胡复庵重访虎跑行寓二首(其二)

井花消得暑,我爱弄清泉。

谷树千株立,岩云百丈牵。

南熏来不灭,幽涧可穷沿。

暂解黄金带,先生解借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方童子卷

少小何曾忽,春风见两诗。

能寻白沙意,可了互乡疑。

进履还堪试,挥毫亦不辞。

骎骎来半百,吾眼独斯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游天平山

行行忽远阖闾城,野寺经多不记名。

吴郡声光还范老,好山奇古到天平。

秋林返照谁能舍,云水之人眼自明。

却笑方袍僧一个,瓦盘趺坐采新菱。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