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闺怨二首(其一)

永夜西风减带围,凉回谁为寄征衣。

楼前泪迸双星落,客子蓬随一叶飞。

袖里有书裁锦字,梦中无路到金微。

平生幸未偷灵药,斜月何心入绛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秋夜思念远方行人的闺怨之情。首句“永夜西风减带围,凉回谁为寄征衣”以自然景象开篇,西风渐起,夜深人静,寒意渐浓,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凄凉。女子因思念远行的丈夫,不仅感到身体上的寒冷,更感到了心灵上的孤寂。

接着,“楼前泪迸双星落,客子蓬随一叶飞”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现象与人物情感相联系。楼前的泪水如同星星陨落,象征着女子的悲伤;而远行人如随风飘荡的蓬草,随着一片叶子的飞舞,形象地表达了行人的漂泊不定和女子对他的深切思念。

“袖里有书裁锦字,梦中无路到金微”则进一步展现了女子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她渴望通过书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但现实中的距离却让她无法实现。同时,她也梦想着能够穿越重重困难,到达丈夫所在的地方,但梦中的道路似乎遥不可及。

最后,“平生幸未偷灵药,斜月何心入绛帏”表达了女子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她庆幸自己未曾尝试长生不老之术,因为这只会让她更加痛苦地等待。斜月虽美,却无法真正进入她的闺房,象征着她与远方的爱人之间的距离无法被轻易跨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秋夜闺中女子的孤独、思念与对未来的憧憬,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收录诗词(2481)

邓云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夕闺怨二首(其二)

露浸重帘知夜长,啼残银烛吊寒螀。

坐深错认身为石,愁绝翻惊雨变旸。

鸿雁天边音更杳,蘼芜山下径全荒。

木兰誓欲从军去,不信军中气不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偕常熟赵明府游惠山秦氏园(其一)

禦去风泠泠,长廊次竹亭。

云晴还复湿,泉酌更宜听。

池上论茶谱,林间检鹤经。

几年尘土梦,今日始全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偕常熟赵明府游惠山秦氏园(其二)

山灵邀上客,鸡犬类秦馀。

洞里忘年月,人间笑簿书。

清谈容谷答,梵呗度松虚。

坐对沧波叟,持竿不取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静女诗

静女心如水,空闺淡岁华。

晚来惟倚竹,春尽不看花。

芳草连淇上,游人隘若耶。

良媒元有待,耻问宋西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