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猛虎磨牙踞荫林,幽幽一路晚烟深。
行行君子休疑惧,此物由来食兽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沉而略带警示意味的画面:一只凶猛的老虎隐藏在阴暗的树林中,磨砺着它的利齿,周围弥漫着傍晚的深深烟雾。诗人以"猛虎磨牙踞荫林"起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虎的威猛与潜伏的危险。接下来的"幽幽一路晚烟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和神秘,似乎在暗示某种不为人知的力量或隐秘的冲突。
"行行君子休疑惧",诗人劝诫过路的君子不必过于担忧,暗示这虎的存在并非针对所有人,而是自然界的法则,虎性本然,猎食是其天性。然而,这句也透露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微妙提醒,君子应懂得分辨并尊重这种自然秩序。
整首诗通过老虎的形象,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世间险恶与自然法则的理解,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的道德修养和处世智慧的期待。释智圆作为宋代的禅宗僧人,他的诗歌往往富有哲理,这首《湖西杂感诗》也不例外。
不详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兰在深林亦自馨,岂因风雨阻鸡鸣。
由来君子须谋道,不为时人有重轻。
移得烟溪竹数竿,闲庭栽处绿阴寒。
虚心高节真堪爱,不放常人暂入看。
白犬宵行似有情,为防暴客到天明。
近来守禦无功绩,不吠人形只吠声。
湖波冷淡绝纤尘,满目云山是四邻。
一径草深人不到,竹床蒲扇养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