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黄花慢.菊

众芳凋谢。堪爱处、老圃寒花幽野。照眼如画。

烂然满地金钱,买断金钱无价。

古香逸韵似高人,更野服、黄冠潇洒。向霜夜。

冷笑暖春,桃李夭冶。

襟期问与谁同,记往昔、独自徘徊篱下。采采盈把。

此时一段风流,赖得白衣陶写。

而今为米负初心,且细摘、轻浮三雅。沈醉也。

梦落故园茅舍。

形式: 词牌: 惜黄花慢

翻译

百花凋零之时,最值得喜爱的是那寒野中的老圃秋花,如同画卷般美丽。
遍地金黄的菊花,虽然价值连城,却无法用金钱衡量。
它们散发出古朴的香气和飘逸的韵律,就像隐居的高人,身着粗布衣,头戴黄冠,显得洒脱。
在寒冷的霜夜里,它们面对暖春的桃李,冷笑着展示自己的独特。
我曾独自在篱笆下徘徊,采摘这些菊花,心中充满感慨。
这段美好的时光,多亏了白衣诗人陶渊明的诗篇激发。
如今为了生计,我违背了最初的志向,只能小心翼翼地摘取,浅尝辄止。
沉醉在这份宁静中,仿佛回到了梦中的故乡茅舍。

注释

众芳凋谢:百花凋零。
堪爱处:值得喜爱的地方。
老圃寒花:老圃秋花。
金钱无价:无法用金钱衡量。
古香逸韵:古朴香气和飘逸韵律。
高人:隐居的高人。
冷笑暖春:冷笑着面对暖春。
桃李夭冶:桃李盛开。
独自徘徊:独自走动。
篱下:篱笆下。
白衣陶写:白衣诗人陶渊明的诗篇激发。
负初心:违背初衷。
三雅:浅尝辄止。
梦落故园茅舍:梦回故乡的茅屋。

鉴赏

这首宋词《惜黄花慢·菊》是赵以夫所作,通过对秋日菊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对过去闲适生活的怀念。"众芳凋谢"点出时令,菊花在百花凋零后独放,"老圃寒花幽野"形象地刻画了菊花的孤寂而清幽之美。"烂然满地金钱"比喻菊花的金黄色,"金钱无价"则强调其价值之高。

接下来,词人将菊花比作"古香逸韵似高人",并描绘其"野服黄冠"的隐士形象,进一步突显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冷笑暖春,桃李夭冶"则是对春天艳丽花朵的冷嘲,暗寓菊花对世俗繁华的不屑。

诗人回忆起过去独自在篱下徘徊,采摘菊花的时光,"白衣陶写"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然而现实生活中,诗人因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初衷,但仍尽力保持那份高雅,"细摘轻浮三雅",表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

最后,词人沉醉于菊花的世界中,梦想回到过去的田园茅舍,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的深深眷恋。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充分体现了赵以夫的词作风格。

收录诗词(69)

赵以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知邵武军、漳州,皆有治绩。嘉熙初(1237),为枢密都承旨兼国史院编修官。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淳祐五年(1245),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有《虚斋乐府》

  • 字:用父
  • 号:虚斋
  • 籍贯: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 生卒年:1189-1256

相关古诗词

探春慢(其三)四明次黄玉泉

宝胜宾春,华灯照夜,穷冬浑然如客。

炉焰鳞红,杯深翡翠,早减三分寒力。

一笑团栾处,恰喜得、雪消风息。

苔枝数蕊明珠,恍疑香麝初拆。

懊恨东君无准,甚朝做重阴,暮还晴色。

唤燕呼莺,雕花镂叶,机巧可曾休得。

静里无穷意,漫看尽、纷纷红白。

且听新腔,红牙玉纤低拍。

形式: 词牌: 探春慢

探春慢(其一)立春

南国收寒,东郊放暖,条风初回台榭。

小燕横钗,闹蛾低鬓,根底吴娃妖冶。

纤手传生菜,向人道、新春来也。

莫须沈醉樽前,这些风景无价。

长记年年此日,迎著个牛儿,彩鞭羞打。

飐飐金幡,星星华发,得似家山闲暇。

都把心期事,待问讯、柳边花下。

箫鼓声中,温存小楼深夜。

形式: 词牌: 探春慢

探春慢(其二)四明除夜

屑璐飘寒,镂金献巧,妆成水晶亭榭。

飞絮悠扬,散花零乱,绝胜翠娇红冶。

粉艳嘻嘻道,尽飞上、使君须也。

多情莫笑衰翁,旧时梁苑声价。

窗外小梅羞涩,倩羯鼓尊前,慢敲轻打。

鲸海停波,鹤谯宾月,赢得残年清暇。

心事知谁会,但梦绕、越王城下。

白玉青丝,且同醉吟春夜。

形式: 词牌: 探春慢

谒金门

梅共雪。著个玉人三绝。醉倒醉乡无宝屑。

照人些子月。催得花王先发。一曲阳春圆滑。

疑是嵬坡留锦袜。至今香未歇。

形式: 词牌: 谒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