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杼词

孝为百行本,至性由天资。

曾参善事母,母氏贤且慈。

馨膳以馈进,承意唯欢怡。

高堂既自乐,纤室闲鸣机。

飞语忽来告,明识潜深思。

盖念事吾孝,安得杀人为。

亟闻宁不信,投杼遂生疑。

用知君臣际,反以交朋推。

道德难结固,恩情有合离。

毁誉苟不入,谗间无以施。

景慕魏文侯,满箧留谤词。

乐羊在山中,委遇终不衰。

形式: 古风

翻译

孝道是所有品行的根本,人的天性由天赋决定。
曾参善于侍奉母亲,母亲既贤良又慈爱。
他精心准备膳食奉养母亲,总是满心欢喜接受她的意愿。
母亲在高堂上快乐,家中妇女悠闲地纺织。
突然传来流言蜚语,他深思明辨其真实性。
因为深知孝顺母亲的重要性,怎能做出杀人之事。
听到这样的传闻,他宁可信其无,但心中难免起疑。
由此明白君臣关系,也反思如何对待朋友。
道德难以稳固不变,人与人之间的恩情有时会疏远。
如果不受毁誉影响,小人也无法施展挑拨离间的手段。
他仰慕魏文侯,却满箱收藏对他贬低的言论。
即使身处困境,乐羊对魏文侯的信任始终不减。

注释

孝:孝顺。
本:根本。
天资:天赋。
曾参:孔子弟子。
善事:好好侍奉。
母氏:母亲。
馨膳:美味的食物。
馈进:奉养。
承意:接受意愿。
高堂:父母居住的地方。
纤室:内室。
鸣机:纺织声。
飞语:流言蜚语。
潜深思:深思熟虑。
事吾孝:侍奉母亲的孝道。
杀人为:做出极端行为。
亟闻:急切听到。
投杼:放下织布梭子,表示怀疑。
君臣际:君臣关系。
交朋推:对待朋友的态度。
道德:道德品质。
结固:稳固。
合离:疏远。
毁誉:赞誉和诋毁。
谗间:挑拨离间。
魏文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
谤词:诽谤之言。
乐羊:战国时期魏国将领。
委遇:遭遇困厄。
不衰:不变。

鉴赏

这首诗名为《投杼词》,创作于宋代,由田锡所著。诗中的“孝”字被赋予深刻的意义,表达了对母亲至性的尊崇和爱戴。全诗围绕着“孝”的主题展开,通过曾参善待母亲的事迹,反映出古人对孝道的重视。

诗中“馨膳以馈进,承意唯欢怡”描述了儿子精心为母亲准备美食,以此来表达对母爱的尊敬和感激。接着,“高堂既自乐,纤室闲鸣机”则描绘了一幅家庭和谐、温馨的画面。

在“飞语忽来告,明识潜深思”的几行中,诗人表达了对传闻消息的警觉与深思,特别是在涉及到“孝”这一德性时,更是慎之又慎。紧接着,“盖念事吾孝,安得杀人为”则表现出对于“孝”与“不杀人”的伦理道德难以并存的困惑。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君臣、朋友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毁誉和谗间之言的警惕。最后,“景慕魏文侯,满箧留谤词”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名士魏文侯的仰慕,同时也反映出即便是贤者,也难免遭受流言飞语的困扰。

整首诗通过对“孝”的探讨和其他伦理道德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情感,以及对于人世间复杂关系的洞察。

收录诗词(156)

田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 字:表圣
  • 籍贯:嘉州洪雅(今属四川眉山市)
  • 生卒年:940~1004

相关古诗词

拟古(其十一)

楚畹种芳兰,发生逢早春。

萌芽初蕺蕺,枝叶俄莘莘。

幽丛秋既老,芳气冬尔薰。

馨香当还风,晻蔼来袭人。

百草莫相妒,从之为尔邻。

深林莫盖藏,芬然亦自伸。

朝采暮采来,虹绶琼瑶人。

形式: 古风

拟古(其十四)

广陵秋节半,旗鼓迓灵涛。

鳅沈云海远,风激雪山高。

壮哉水滨人,游为水中豪。

弄涛若平地,轻命如鸿毛。

古称公无渡,弱渡堪悲号。

凭深良足畏,知险可先逃。

甘言毒人药,巧笑刳肠刀。

狎玩终罹祸,险甚于滔滔。

昭然□圣诫,勉旃于尔曹。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拟古(其十六)

峄阳生孤桐,擢斡八尺高。

风雨萌枝叶,鸾皇栖羽毛。

天质自含响,众木非其曹。

斲为绿绮琴,古人贞金刀。

所制有法象,不敢差釐毫。

重详旧谱录,试抚观均调。

其声清以廉,闻者不贪饕。

其音安以乐,令人消郁陶。

弹宫听于君,君德如轩尧。

弹商听于臣,臣道如夔皋。

不觉起蹈舞,形逸同翔翱。

愿以七宝妆,荐之于天朝。

玉轸朱丝弦,辉华近赭袍。

一弹南薰曲,解愠成歌谣。

形式: 古风

拟古(其一)

棠溪出精金,百鍊无馀滓。

铸得芙蓉剑,灵辉若秋水。

陆可断兕犀,阴亦惊神鬼。

照物双影寒,中霄灵气紫。

有时风雨至,欲作龙蛇起。

海酒与陵肉,宝烛延奇士。

酣饮取传观,英图各相视。

吐气成虹蜺,将平不平事。

大笑荆轲辈,卒如儿女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