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其十四)

广陵秋节半,旗鼓迓灵涛。

鳅沈云海远,风激雪山高。

壮哉水滨人,游为水中豪。

弄涛若平地,轻命如鸿毛。

古称公无渡,弱渡堪悲号。

凭深良足畏,知险可先逃。

甘言毒人药,巧笑刳肠刀。

狎玩终罹祸,险甚于滔滔。

昭然□圣诫,勉旃于尔曹。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战场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壮观。开篇“广陵秋节半,旗鼓迓灵涛”设置了秋日黄昏时分、军队集结的氛围,旗帜与鼓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神秘的气氛。接着“鳅沈云海远,风激雪山高”则是通过对水势和天气的描写,渲染出了战争前的紧迫感和自然景观的壮丽。

中间部分“壮哉水滨人,游为水中豪。弄涛若平地,轻命如鸿毛”,通过对战士们英勇形象的刻画,以及他们在波涛之中的自如与洒脱,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敢于冒险者的心理认同。

“古称公无渡,弱渡堪悲号。凭深良足畏,知险可先逃”,这两句通过引述历史典故,指出在危险面前的谨慎选择,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战事的忧虑与对生存智慧的赞赏。

末尾“甘言毒人药,巧笑刳肠刀。狎玩终罹祸,险甚于滔滔”,则是通过比喻和隐喻,指出了表面上的亲切背后可能隐藏着致命的危险,以及警示人们对看似平和实则充满陷阱的处境须有清醒的认识。

最后“昭然□圣诫,勉旃于尔曹”,诗人借用古圣先贤的教诲,告诫后人要时刻警惕,谨慎行事,以避免不测。

总体而言,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情感色彩,既展现了战争的壮观,也揭示了其背后的危险与智慧选择,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战事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56)

田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 字:表圣
  • 籍贯:嘉州洪雅(今属四川眉山市)
  • 生卒年:940~1004

相关古诗词

拟古(其十六)

峄阳生孤桐,擢斡八尺高。

风雨萌枝叶,鸾皇栖羽毛。

天质自含响,众木非其曹。

斲为绿绮琴,古人贞金刀。

所制有法象,不敢差釐毫。

重详旧谱录,试抚观均调。

其声清以廉,闻者不贪饕。

其音安以乐,令人消郁陶。

弹宫听于君,君德如轩尧。

弹商听于臣,臣道如夔皋。

不觉起蹈舞,形逸同翔翱。

愿以七宝妆,荐之于天朝。

玉轸朱丝弦,辉华近赭袍。

一弹南薰曲,解愠成歌谣。

形式: 古风

拟古(其一)

棠溪出精金,百鍊无馀滓。

铸得芙蓉剑,灵辉若秋水。

陆可断兕犀,阴亦惊神鬼。

照物双影寒,中霄灵气紫。

有时风雨至,欲作龙蛇起。

海酒与陵肉,宝烛延奇士。

酣饮取传观,英图各相视。

吐气成虹蜺,将平不平事。

大笑荆轲辈,卒如儿女子。

形式: 古风

拟古(其二)

中山魏公子,志意邈难俦。

朝吸沆瀣精,远与冥鸿游。

风高江浪恶,云黄海树秋。

青山对独酌,明月在孤舟。

心常悬象魏,迹若参公侯。

纵横致君术,思一伸良筹。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拟古(其十)

直言如霜刃,卒发伤人意。

痛贯丹诚中,无与金疮理。

缄恨若瘢痕,终身难弃置。

伺隙果报时,遂陷无情地。

虽悔安可追,弗反同奔驷。

君子慎枢机,言之岂容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