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二日閒中偶作

黄卷与晤对,日日有新闻。

青山不世情,时时有佳宾。

不动利害心,且无将迎勤。

自得村童乐,何须市朝纷。

种菊绕庭砌,黄花俟秋芬。

琴书便当归,免使思白云。

犁锄理荒秽,菽水娱朝昏。

此外何所慕,甘作耕桑民。

形式: 古风

翻译

每日研读书籍,如同与人交谈,每天都有新知识。
青山永恒如故,常有佳客来访。
不计较利益得失,也不必应酬繁忙。
享受乡村孩童般的快乐,何必理会尘世的喧嚣。
在庭院周围种植菊花,期待秋天的芬芳。
回归琴书生活,不必向往远方的白云。
用犁锄整理荒芜,早晚以菽水为乐。
除此之外,别无所求,甘愿做一名农耕之人。

注释

黄卷:书籍。
晤对:交谈。
不世情:永恒不变。
佳宾:贵客。
利害心:利益得失之心。
将迎:应酬。
村童乐:乡村孩童的快乐。
市朝纷:尘世喧嚣。
种菊:种植菊花。
秋芬:秋天的芬芳。
归:回归。
白云:远方的隐逸生活。
菽水:粗茶淡饭。
娱朝昏:早晚娱乐。
耕桑民:农耕之人。

鉴赏

这首宋诗《五月十二日閒中偶作》是陈文蔚的创作,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与书籍为伴,享受田园生活的闲适与宁静。首联“黄卷与晤对,日日有新闻”表达了诗人从书中获取知识的乐趣,每日都有新的感悟。接着,“青山不世情,时时有佳宾”以青山比喻淡泊的友情,佳宾象征内心的宁静。

诗人强调无需世俗的利害计较和应酬之劳,“不动利害心,且无将迎勤”,展现出超然物外的态度。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感到如同村童般自在快乐,“自得村童乐,何须市朝纷”。诗人还计划种植菊花,期待秋天的芬芳,“种菊绕庭砌,黄花俟秋芬”。

最后,诗人表示愿意回归琴书生活,远离尘世纷扰,“琴书便当归,免使思白云”。耕田锄地,与家人共度朝夕,是他理想的归宿,“犁锄理荒秽,菽水娱朝昏”。诗人表达了对淳朴农耕生活的向往,甘愿做一个平凡的耕桑之人,没有其他追求,“此外何所慕,甘作耕桑民”。

整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享受田园生活的恬淡心境。

收录诗词(308)

陈文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仓使亦为梅著句适与予意相合和其韵

六花如觉厌春迟,桃未敷红柳未垂。

只有红梅太孤寂,裁冰缀玉助清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以花枝好处安详折酒盏满时撋就持为韵赠徐子融

春来凡草木,开处总成花。

东皇本无心,世人徒尔夸。

我爱花中王,矫矫出群姿。

非不爱桃李,桃李多繁枝。

寄语折花人,半开花正好。

折到离披时,翻成被花恼。

花不在色香,全在精神处。

不惯识花人,未肯轻分付。

一夜无风雨,花枝报平安。

折花须惜枝,容易莫伤残。

兰薰可以佩,幽人撷其芳。

红紫时所竞,安得细推详。

白面谁家郎,逢花便攀折。

言会折花枝,折花人更别。

曲糵有工夫,气味独醇厚。

欲酿胸中春,岂可樽无酒。

座上尝春风,客来同把盏。

妙处我独知,醺然面生暖。

浅深存斟酌,杯行不须满。

既满须持之,不持惧招损。

香液喷瓮面,红光浮满卮。

此为最佳处,亦是极难时。

杯深不可把,俯身为渠撋。

淋浪莫沾衣,操纵得其权。

有客太诗狂,斗酒约相就。

那识半醺时,春风满怀袖。

我有酒一壶,酝酿颇得宜。

饮之痊沈痾,赠子聊以持。

形式: 古风

壬申老人生旦

两岁霜风吹客袍,亲庭礼阙捧香醪。

今日升堂祝亲寿,亲寿愿比南山高。

古来人生七十稀,吾亲八十脸如桃。

但得岁月无穷极,从教两鬓添霜毛。

閒中花竹自娱戏,日课诗礼勉儿曹。

随分家风尝礼法,何心与世争雄豪。

自古作善天所佑,赋与庞眉并寿绦。

不须神仙授秘诀,已保柱石常坚牢。

年年新酿此时熟,真珠滴红听小槽。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壬申春社前一日晚步欣欣园

何必游园问主人,只寻花柳闹中春。

都无拣择行随意,不费思量句有神。

是处林园明紫翠,晚晴楼阁倚嶙峋。

村村鸡酒相招唤,安得便为同社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