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楼作

有客微吟独凭楼,碧云红树不胜愁。

盘雕迥印天心没,远水斜牵日脚流。

千里战尘连上苑,九江归路隔东周。

故人此地扬帆去,何处相思雪满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有一位客人独自在楼上轻声吟诗,青翠的云彩和红色的树木引发他无尽的忧愁。
盘旋的雕鹰在天空中渐渐消失,远方的水流牵引着夕阳慢慢流逝。
千里的战争尘土弥漫,连接着皇家园林,九江的归途被东周所隔断。
老朋友在这里扬帆远去,我在何处才能寄托对你的思念,如同雪花满头的白发。

注释

有客:指孤独的诗人。
微吟:低声吟诵诗词。
凭楼:倚靠在楼阁上。
碧云:青翠的云彩。
红树:红色的树木。
不胜愁:无法承受的忧愁。
盘雕:盘旋的雕鹰。
迥印:遥远的映像。
天心没:在天空中消失。
远水:远方的河流。
斜牵:仿佛牵引着。
日脚流:太阳下山的景象。
上苑:皇家园林。
东周:古代中国的周朝,这里代指东周时期。
故人:老朋友。
此地:这个地方。
扬帆去:乘船离开。
何处:在哪里。
相思:思念之情。
雪满头:比喻白发如雪,象征年老或愁思深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高楼上眺望远方,心中充满愁绪的情景。开篇“有客微吟独凭楼”,设定了一种孤独而又深情的氛围。紧接着“碧云红树不胜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难以排遣的忧愁之情。

"盘雕迥印天心没"一句,以精妙的笔法勾勒出楼台与天际的交接处,那种深邃和辽远感,为诗人心境增添了一层哲思。"远水斜牵日脚流"则是对景物的细腻描绘,流动的水面映照着斜阳,时间在这里静悄悄地流逝。

"千里战尘连上苑,九江归路隔东周"两句,诗人通过对远方战争氛围和回归之路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兴衰、时事变迁的一种深沉感慨。这里的“战尘”与“归路”,不仅是景象的铺陈,更是心境的折射。

最末两句“故人此地扬帆去,何处相思雪满头”,则是对往昔旧友离别之情的回味。诗人在这里借用“雪满头”这一形象,比喻自己的思念如白雪般厚重而漫无边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独自凭栏眺望,抒发了对远方故土、旧友和时事的深切怀念与忧虑。其语言流畅自然,意境辽阔,情感真挚,是一首融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感表达为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

峨嵋山下能琴客,似醉似狂人不测。

何须见我眼偏青,未见我身头已白。

茫茫四海本无家,一片愁云飏秋碧。

壶中醉卧日月明,世上长游天地窄。

晋朝叔夜旧相知,蜀郡文君小来识。

后生常建彼何人,赠我篇章苦雕刻。

名卿名相尽知音,遇酒遇琴无间隔。

如今世乱独翛然,天外鸿飞招不得。

余今正泣杨朱泪,八月边城风刮地。

霓旌绛旆忽相寻,为我尊前横绿绮。

一弹猛雨随手来,再弹白雪连天起。

凄凄清清松上风,咽咽幽幽陇头水。

吟蜂绕树去不来,别鹤引雏飞又止。

锦麟不动惟侧头,白马仰听空竖耳。

广陵故事无人知,古人不说今人疑。

子期子野俱不见,乌啼鬼哭空伤悲。

坐中词客悄无语,帘外月华庭欲午。

为君吟作听琴歌,为我留名系仙谱。

形式: 古风

上行杯(其一)

芳草灞陵春岸,柳烟深,满楼弦管,一曲离声肠寸断。

今日送君千万,红缕玉盘金镂盏。

须劝,珍重意,莫辞满。

形式: 词牌: 上行杯

上行杯(其二)

白马玉鞭金辔,少年郎,离别容易,迢遰去程千万里。

惆怅异乡云水,满酌一杯劝和泪。

须愧,珍重意,莫辞醉。

形式: 词牌: 上行杯

女冠子(其一)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形式: 词牌: 女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