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其一)

水纵横,山远近。拄杖占千顷。

老眼羞将,水底看山影。

试教水动山摇,吾生堪笑,似此个、青山无定。

一瓢饮。人问翁爱飞泉,来寻个中静。

绕屋声喧,怎做静中境。

我眠君且归休,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问。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祝英台近》,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同时也融入了词人的内心感受。"水纵横,山远近",开篇即展现出一幅广阔的水系与连绵起伏的山峦画面,富有空间感。"拄杖占千顷",诗人手持拐杖,漫步于千顷湖光山色之间,流露出闲适与悠然。

"老眼羞将,水底看山影",通过老眼所见,山影在水中摇曳,反映出词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山水之美的欣赏。"试教水动山摇,吾生堪笑,似此个、青山无定",借山水的动态,寓言人生如梦,世事无常,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深深感叹。

"一瓢饮",简朴的生活方式,暗示词人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人问翁爱飞泉,来寻个中静",当有人询问他对飞泉的喜爱,他寻求的是那份内心的静谧。然而,"绕屋声喧,怎做静中境",现实中的嘈杂与喧闹与他的心境形成对比,凸显出静寂的难求。

最后,"我眠君且归休,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问",词人以禅宗故事作结,表达出超脱尘世、静待机缘的心境,寓意着只有在心灵的宁静中,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和生活的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山水为载体,抒发了词人对人生无常、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辛弃疾豪放词风中的细腻情感。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其二)

绿杨堤,青草渡。花片水流去。

百舌声中,唤起海棠睡。

断肠几点愁红,啼痕犹在,多应怨、夜来风雨。

别情苦。马蹄踏遍长亭,归期又成误。

帘卷青楼,回首在何处。

画梁燕子双双,能言能语,不解说、相思一句。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晚春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贺新郎(其四)用前韵再赋

肘后俄生柳。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右手淋浪才有用,闲却持螯左手。

谩赢得、伤今感旧。

投阁先生惟寂寞,笑是非、不了身前后。

持此语,问乌有。青山幸自重重秀。

问新来、萧萧木落,颇堪秋否。

总被西风都瘦损,依旧千岩万岫。

把万事、无言搔首。

翁比渠侬人谁好,是我常、与我周旋久。

宁作我,一杯酒。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

濮上看垂钓。更风流、羊裘泽畔,精神孤矫。

楚汉黄金公卿印,比著渔竿谁小。

但过眼、才堪一笑。

惠子焉知濠梁乐,望桐江、千丈高台好。

烟雨外,几鱼鸟。古来如许高人少。

细平章、两翁似与,巢由同调。

已被尧知方洗耳,毕竟尘污人了。

要名字、人间如扫。

我爱蜀庄沈冥者,解门前、不使徵书到。

君为我,画三老。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