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问休庵消息

䆉稏吹香,音书隔月,孺人稚子安否。

校尉摸金,将军负腹,风卷乱鸦飞去。

小小春灯影,偏幻出、梨园几部。

不应韵事唐宫,一枰猧局终古。弹尽哀弦何补。

将破子家山,琴换珠柱。

憎命文章,腐儒天地,谁把草堂赀助。

且载花潭酒,作生日、荷花红处。

转眼西风,笠头吹上秋雨。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赵熙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的《探春·问休庵消息》,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远方亲人的关心,表达了诗人对休庵(可能是一位友人或亲人的居所)的思念以及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䆉稏吹香",开篇以稻谷的香气引出对家乡的怀念,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对远方的牵挂。"音书隔月",进一步强调了与亲人的通信间隔之久,流露出思念之情。"孺人稚子安否",直接询问家中小儿和妻子是否安好,体现出诗人对家庭的挂念。

接下来的"校尉摸金,将军负腹",运用典故,可能暗指时局动荡,寓言友人处境艰难。"风卷乱鸦飞去",描绘出一幅凄凉景象,增添了诗的忧郁气氛。"小小春灯影,偏幻出、梨园几部",借春夜灯火映照出戏剧表演,暗示了生活的琐碎和无奈。

"不应韵事唐宫,一枰猧局终古",借唐代宫廷的娱乐活动,表达对过去繁华的追忆和现实的落寞感。"弹尽哀弦何补",感叹音乐也无法排解心中的愁绪。"将破子家山,琴换珠柱",进一步揭示了生活的困顿,甚至愿意以琴为代价换取物质上的改善。

"憎命文章,腐儒天地,谁把草堂赀助",诗人自嘲为命运多舛的文人,无人援助,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且载花潭酒,作生日、荷花红处",在困境中仍试图寻找一丝欢乐,以庆祝友人生日,但"转眼西风,笠头吹上秋雨",又预示着时光易逝,秋雨将至,增添了悲凉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亲友的关怀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霓裳中序第一.清时官翰林院在成都者,群出宋前辈芸子后,八月摄影,命曰《五云秋禊图》

三清一梦隔,但说西京双鬓白。回念蓬莱缥碧。

送春夜漏声,璇霄风色。卿云故国。

擅玉堂、天上词笔。群仙会、八方使节,搢笏玉皇侧。

凄绝。镜中人集,认锦水、铜驼巷陌。临江还少废宅。

剩托鱼陂,送老禅伯,九秋悲也得。

胜万古消愁示疾。贞元影、不祥同祓,唤取五云客。

形式:

尉迟杯.以荞为千丝汤饼,成都治之最精,顾无表微者,赋之诒好事者品焉

银灰线。乍出水、一碗香云漩。

条条小榨抽丝,红撒椒痕星点。

春山细笋,纤玉手、并刀截千片。

笑仙人、好煮青精,上清无此嘉馔。

回念碎白娇红,花开候、山城四野都遍。

儗学农家勤收拾,何处聘蛮姬主爨。

成都市、今提酒榼,好风味,长寻福建馆。

准坡仙、茗例佳人,二乔名字亲唤。

形式:

月华清.眼镜

秋水为神,春冰托月,藉君还我青眼。

半世流光,何止阅人千万。

插双鬓,软衬珊枝,绣小盒,细盘金线。书卷。

逗心光夜夜,红檠一点。老去晶窠恨浅。

叹春梦无痕,恒河都换。五色云华,别罩桃花人面。

尚欧式眼界翻新,幻海市镜清犹远。衰晚。

仗泪痕遮住,玻璃两片。

形式:

惜秋华.白秋海棠

若有人兮,把秋魂化出,瑶姬前世。

风影露华,依然淡妆如此。

惺惺自惜惺惺,为谁渍盈盈珠泪。

相思未相逢,便滴晶奁成水。红韵对君洗。

恁铅华断了,藐姑心事。欲叩素娥清净,送它何地。

凉宵试拂银筝,定唱入雪儿歌里。仙子。

月明中碧城十二。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