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饯送望亭驿,栖迟震泽堧。
回思如昨日,少别遂终天。
转觉人生隘,空滋客泪悬。
小楼风雨夜,不忍读残篇。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哭逊之振之兄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的是对亡兄深深的哀悼之情。诗人通过“饯送望亭驿,栖迟震泽堧”两句描绘了与兄长分别时的场景,以及之后兄长离世后自己在震泽边停留的孤独情景。接下来,“回思如昨日,少别遂终天”两句,表达了对兄长离去的难以置信和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让自己的心充满了悲伤和无奈。“转觉人生隘,空滋客泪悬”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内心的痛苦和对兄长的思念化为泪水,无法抑制。最后,“小楼风雨夜,不忍读残篇”以夜晚的小楼、风雨声和未读完的诗篇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兄长的深切怀念和无法言说的悲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亡兄的深情悼念。
不详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少小嬉游熟,中年隔绝多。
兄今长已矣,吾此复如何。
书至犹疑信,悲来欲啸歌。
惟馀寸心在,岁晚谅无他。
长江不断流今古,客子重游感岁时。
白发催人来有信,青山笑我去无期。
城边灯火孤舟梦,天末楼台远道思。
风物依然人不见,月明双雁起前陂。
荆溪东望梦崚嶒,欲访坡翁惜未能。
今日上人飞锡去,西风谁与摄衣登。
洞沿玉带随仙李,泉落铜棺漱古藤。
他日三生堂外见,山人应讶我来曾。
庄周亦有言,虎狼仁独至。
今观王孙猿,其性复如是。
胡为吾人中,乃有乐羊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