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沧洲翁答高漫士兼寄高牧隐

多病文园兴未休,沧洲鱼鸟待君游。

花边复扫留徐榻,矶畔空期访戴舟。

渤海诗名今独步,蓝田牧兴世争求。

悬知牧隐风流在,共醉清晖半占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诗《同沧洲翁答高漫士兼寄高牧隐》以文园病客自比,表达了对友人高漫士和高牧隐的深深怀念与期待。首句“多病文园兴未休”借用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典故,暗示自己虽身患疾病但文学创作的热情不减。次句“沧洲鱼鸟待君游”则描绘出友人在水边渔樵生活的闲适,期待他们的到来。

第三句“花边复扫留徐榻”,通过打扫花边的榻位,展现出对友人来访的热烈欢迎,体现了深厚的情谊。第四句“矶畔空期访戴舟”则是借晋代隐士戴逵泛舟寻幽的典故,表达对高牧隐隐居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渤海诗名今独步,蓝田牧兴世争求”高度评价了高漫士和高牧隐的才华,说他们的诗歌成就无人能及,世人争相追求他们的诗作。最后一句“悬知牧隐风流在,共醉清晖半占秋”预想与友人共享秋日的美好时光,共同沉浸在清雅的月色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心境的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风雅情怀。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耿将军具庆堂

曾逐嫖姚立战勋,汉庭方识耿将军。

千钟已遂荣亲愿,一剑常思报主勤。

花拂莱衣春尚早,月明姜被夜初分。

东吴此乐应稀少,忠孝于今几处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秋日寄王介轩先辈

林下萧条隐角巾,黄花时节忆同人。

陶潜解印宁辞倦,苏晋长齐岂是贫。

华发流年看独变,青山明月梦来频。

近闻筹谷多仙赏,忘却沧洲野水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林彦衡训迪嘉禾

欈李山川接上腴,鱼盐粳稻满东吴。

横经不道官犹冷,禄薄还堪酒屡沽。

霜落乡林思旧橘,秋深江郭忆寒鲈。

绨袍别后情何限,莫惜新吟寄野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次韵答王介轩(其一)

曾是天池缀晓班,绣衣行郡远人欢。

秋风忽梦柴桑柳,故畹还歌楚泽兰。

匣里吴钩谁复羡,尊前郢曲和皆难。

佳期忆在来清馆,共对榕霜五夜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