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还曲

勿于中路事空王,策杖咸须归本乡。

云水隔时君莫住,雪山深处我非忙。

寻思去日颜如玉,嗟叹回来鬓似霜。

撒手到家人不识,更无一物献尊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乡还曲》由唐代诗人常察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描绘了游子归乡的复杂情感与人生哲理。

首联“勿于中路事空王,策杖咸须归本乡”,开篇即点明主题,告诫游子在旅途中不应迷失自我,而应心系故乡,最终回归本源。这里“空王”暗喻虚幻的世界或内心的迷惑,“策杖”则象征着行旅中的艰辛与坚持,强调了回归故乡的坚定决心。

颔联“云水隔时君莫住,雪山深处我非忙”,进一步深化了对归途的描绘。云水、雪山作为自然界的壮丽景观,既是游子旅途中的风景,也是内心情感的寄托。此联暗示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应勇往直前,不为外物所滞,表达了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追求。

颈联“寻思去日颜如玉,嗟叹回来鬓似霜”,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去日的青春美好与归来时的苍老形成鲜明对比,既是对个人生命历程的感慨,也是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深刻反思。

尾联“撒手到家人不识,更无一物献尊堂”,以一种超脱世俗的姿态,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与对物质的淡泊。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诗人选择放下一切,回到最纯粹的自我,与家人重逢,虽无法再为父母献上物质的礼物,但这份心灵的回归与团聚,比任何物质都更为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归乡旅程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时间、亲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洞察与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1)

常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破还乡曲

返本还源事亦差,本来无住不名家。

万年松径雪深覆,一带峰峦云更遮。

宾主默时纯是妄,君臣道合正中邪。

还乡曲调如何物,明月堂前枯木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转位归

涅盘城里尚犹危,陌路相逢没了期。

权挂垢衣云是佛,却装珍御复名谁。

木人夜半穿靴去,石女天明戴帽归。

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涝漉始应知。

形式: 七言律诗

转位

披毛戴角入廛来,优钵罗花火里开。

烦恼海中为雨露,无明山上作云雷。

镬汤炉炭吹教灭,剑树刀山喝使摧。

金锁玄关留不住,行于异类且轮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正位前

枯木岩前差路多,行人到此尽蹉跎。

鹭鸶立雪非同色,明月芦华不似他。

了了了时无所了,玄玄玄处亦须呵。

殷勤为唱玄中曲,空里蟾光撮得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