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郯九成见寄

郭外青山旧结庐,微茫野径望中无。

残生竟抱烟霞癖,好事犹传海岳图。

夜壁松风悬雅乐,秋池菊水酌商觚。

傥从世事求玄赏,好趁轻舟看浴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倪瓒所作,题为《次韵郯九成见寄》。倪瓒以山水画著称,其诗亦多描绘自然之境,此诗便是其中一例。

首联“郭外青山旧结庐,微茫野径望中无”,开篇即描绘出一幅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画面。郭外,指城郭之外;旧结庐,则是说诗人曾在此处筑屋居住。微茫野径,暗示了道路的隐约与自然的广阔,望中无则强调了视野的开阔与内心的宁静。

颔联“残生竟抱烟霞癖,好事犹传海岳图”,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残生,意指晚年或余生;烟霞癖,则是对山水美景的痴迷。好事犹传海岳图,表明诗人不仅热爱自然,还致力于将这份美好传播给世人,如同绘制海岳图一般。

颈联“夜壁松风悬雅乐,秋池菊水酌商觚”,转而描绘夜晚的静谧与秋天的清丽。夜壁松风,想象在夜晚之时,松树随风摇曳,仿佛是大自然的音乐;雅乐,指的是高雅的音乐。秋池菊水,点出了秋天的池塘边,菊花与清水相映成趣;酌商觚,则是饮酒的雅致场景,商觚是一种古代的酒器。

尾联“傥从世事求玄赏,好趁轻舟看浴凫”,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傥从世事求玄赏,意为如果要寻求心灵的慰藉,不如远离尘世的纷扰;好趁轻舟看浴凫,则是希望乘着小船,欣赏水中嬉戏的水鸟,象征着一种自由自在、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收录诗词(296)

倪瓒(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后字元镇,、荆蛮民、幻霞子等。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 字:泰宇
  • 号:云林子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301~1374

相关古诗词

题竹

叹息真成汗漫游,经春历夏又嗟秋。

林居已是能鸣士,顾我宁非不系舟。

江渚出吟聊自适,竹梢清泪浩难收。

王孙莫道归来好,芳草天涯恨未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清明日风雨凄然舟泊东林西浒步过伯璇徵君高斋焚香瀹茗出示燕文贵秋山萧寺图展玩良久因赋一绝

野棠花落过清明,春事匆匆梦里惊。

倚棹微吟沙际路,半江烟雨暮潮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国宝照磨有平野轩在扬州城郭中今寓吴十许年矣至正丙午九月十一日在开元寺为写此图并诗以赠

雪筠霜木影差差,平野风烟望远时。

回首十年吴苑梦,扬州依约鬓成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十七日过与之洛涧山庄留宿复大雪作及明起视户外岩岫如玉琢削竹树压倒径无行踪飘瞥竟日至暮未已雪深尺馀赋诗留别

世途萦荏苒,岁晏不知归。

密雪竹林夜,挑灯共掩扉。

稍移神虑静,高咏玄言微。

遇此岩中赏,初心怅多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