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时行所作的《忆昔八首》中的第五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当前孤独病态生活的感慨。
首句“忆昔吴门秋可怜”,诗人以“可怜”二字表达了对往日秋天美景的怀念与惋惜。接着,“澹烟疏柳夕阳天”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黄昏景象,淡薄的烟雾、稀疏的柳树与即将落下的夕阳,构成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青山易得芳时乐,白雪难逢寡和篇”两句,诗人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感叹青山容易寻觅,春天的欢乐也易于获得;另一方面则表达了对白雪(比喻高洁、清冷的事物)的渴望,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下难以找到共鸣或理解的遗憾。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知音难遇的感慨。
“茂苑旧游孤月外,横塘新曲晚风前”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过去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在独自一人面对夜晚景色的孤独感。茂盛的园林、孤悬的月亮、蜿蜒的池塘、晚风中的新曲,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显凄凉的意境。
最后,“祇今卧病云山隔,野水芦花一钓船”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当前因病卧床,与外界隔绝,只能在想象中回味过去的快乐,眼前只有远处的山水、野水与芦花,以及一只孤独的钓鱼船。这不仅是对身体病痛的无奈,也是对心灵孤独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以及对生命中知音难遇的深深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