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湘东王首夏诗

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

竹水俱葱翠,花蝶两飞翔。

燕泥衔复落,鶗吟敛更扬。

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

欲待华池上,明月吐清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象与细腻情感,充满了生机与和谐之美。

首句“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以冷风与细雨交织,云层低垂,共同营造出一种清新凉爽的氛围,仿佛能感受到初夏特有的湿润与凉意,为整幅画面定下了清新宁静的基调。

接着,“竹水俱葱翠,花蝶两飞翔”两句,将视线转向了自然界的其他元素。竹林与溪水在雨后的映衬下更加葱郁翠绿,花间蝴蝶翩翩起舞,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卷。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竹水的静谧与花蝶的动态形成鲜明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燕泥衔复落,鶗吟敛更扬”描绘了燕子忙碌的身影与鶗鸟的鸣叫。燕子频繁地往返于空中与地面之间,衔泥筑巢,又不时落下,而鶗鸟则在枝头低吟高唱,声音时而收敛,时而高昂,增添了诗中的动态感与音乐美。

“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卧石上缠绕着藤蔓,如同天然的绳索,山桥由树木构成,稳固而自然,这些细节展现了大自然的巧妙与和谐。

最后,“欲待华池上,明月吐清光”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华池之上,明月即将升起,预示着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和谐、美好的生活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初夏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收录诗词(281)

萧纲(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字:世缵
  •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503―551

相关古诗词

纳凉诗

斜日晚骎骎,池塘生半阴。

避暑高梧侧,轻风时入襟。

落花还就影,惊蝉乍失林。

游鱼吹水沫,神蔡上荷心。

翠竹垂秋采,丹枣映疏砧。

无劳夜游曲,寄此托微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晚景纳凉诗

日移凉气散,怀抱信悠哉。

珠帘影空卷,桂户向池开。

鸟栖星欲见,河净月应来。

横阶入细笋,蔽地湿轻苔。

草化飞为火,蚊声合似雷。

于兹静闻见,自此歇氛埃。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初秋诗

羽翣晨犹动,珠汗昼恒挥。

秋风忽袅袅,向夕引凉归。

浮阴即染浪,清气始乘衣。

卷幌通河色,开窗引月辉。

晚花栏下照,疏萤簟上飞。

直置犹如此,何况送将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秋夜诗

萤飞夜的的,虫思夕喓喓。

轻露沾悬井,浮烟入绮寮。

檐重月没早,树密风声饶。

池莲翻罢叶,霜筱生寒条。

端坐弥兹漏,离忧积此宵。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