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官员祁顺在天津拱北楼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官府与民间和谐共处的景象。
首联“经营王事不宁居,拱北楼成景有馀”,点明了官员忙碌于国事,即便身处高楼,依然心系政务,但高楼本身却成为了一道风景线。这里体现了官员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忠诚。
颔联“城外舟车饶贡赋,海滨黎庶乐耕渔”,描述了城市周边繁忙的交通和海边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情景。通过“舟车”和“贡赋”的描述,展现了经济的繁荣;而“黎庶乐耕渔”则描绘了人民生活的幸福与满足。
颈联“帘栊得月秋偏胜,窗户封云昼未除”,进一步描绘了拱北楼的环境之美。秋天的月色透过窗帘,显得格外明亮和迷人;白天,云雾缭绕在窗户周围,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神秘与宁静。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尾联“公暇登临频望阙,蓟门烟树正扶疏”,表达了官员在闲暇之余登高远眺,不仅欣赏眼前的美景,更不忘向京城的方向遥望,心中充满对国家的眷恋之情。同时,“蓟门烟树正扶疏”再次强调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前文形成呼应。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天津拱北楼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官民和谐、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交织的画面,展现了明代社会的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