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

君立天骄发使车,册文字字著金书。

渐通青冢乡山尽,欲达皇情译语初。

调角寒城边色动,下霜秋碛雁行疏。

旌旗来往几多日,应向途中见岁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您派遣使者,如同天骄之姿,文书上金光闪闪。
逐渐接近青冢之地,翻译着国书,传达皇上的深情厚意。
边城的号角声在寒气中回荡,秋霜覆盖的沙漠上,大雁稀疏地飞翔。
旗帜飘扬,使者行程漫漫,不知过了多少日子,应在归途中迎接新年到来。

注释

君:指皇帝或使者。
立:派遣。
天骄:古代对强大民族的尊称,此处可能指使者。
发使车:派出使者。
册文:官方文书。
金书:用金粉书写的文书,显得庄重。
渐通:逐渐靠近。
青冢:王昭君墓,代指北方边疆。
乡山:故乡的山,这里指使者出发的地方。
皇情:皇帝的情感或旨意。
调角:吹奏号角。
寒城:寒冷的城市,可能指边关。
边色:边境的景色。
秋碛:秋季的沙漠。
旌旗:旗帜。
来往:频繁往来。
岁除:年终,新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被派遣至远方执行册封任务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使者行进中的艰难和孤独,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君立天骄发使车,册文字字著金书" 开篇即设定了高贵的官职与庄重的任务,使者的出行是国家赋予的荣耀,而册文以金书写就,更显其重要性。

"渐通青冢乡山尽,欲达皇情译语初" 描述使者一路艰难地穿越连绵的丘陵和家乡之山,表达了使者的决心和对皇帝旨意的传达。

"调角寒城边色动,下霜秋碛雁行疏"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城边的角声、初冬的霜雪以及飞行的野鸭,渲染了使者在边塞的孤独与凄凉。

"旌旗来往几多日,应向途中见岁除"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归期的期待和对岁末能在旅途中遇到节庆的希望。

整首诗以其深远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使者出行时的心境与自然环境的交融,以及对国家使命的忠诚。

收录诗词(408)

贾岛(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字:浪(阆)仙
  • 号:无本
  •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 生卒年:779~843年

相关古诗词

送丹师归闽中

波涛路杳然,衰柳落阳蝉。

行李经雷电,禅前漱岛泉。

归林久别寺,过越未离船。

自说从今去,身应老海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乌行中石淙别业

寒水长绳汲,丁泠数滴翻。

草通石淙脉,砚带海潮痕。

岳色何曾远,蝉声尚未繁。

劳思当此夕,苗稼在西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友人之南陵

莫叹徒劳向宦途,不群气岸有谁如。

南陵暂掌仇香印,北阙终行贾谊书。

好趁江山寻胜境,莫辞韦杜别幽居。

少年跃马同心使,免得诗中道跨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友人如边

去日重阳后,前程菊正芳。

行车辗秋岳,落叶坠寒霜。

云入汉天白,风高碛色黄。

蒲轮待恐晚,求荐向诸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