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攲器图

此心安分即逍遥,无欲何愁外境摇。

才有秋毫失中正,一杯水亦不能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名为《鲁攲器图》。诗中蕴含深刻的哲理与对人生状态的思考。

首句“此心安分即逍遥”,开篇便点明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是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之源。这里的“安分”不仅指顺应自然规律,更强调内心的平和与自我约束,认为只有在内心安定的情况下,人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达到心灵的逍遥自在。

次句“无欲何愁外境摇”,进一步阐述了欲望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在没有过多欲望的情况下,外界的波动与变化就难以影响到内心的平静。这句诗强调了减少欲望对于保持心境稳定的重要性,暗示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因为过度追求物质与名利而感到焦虑与不安。

后两句“才有秋毫失中正,一杯水亦不能消”,则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即使是一点微小的偏颇或不正当的行为,也会对个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状态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里以“秋毫”比喻微小的事物,强调了细节的重要性;“一杯水”则是用来形容即使是很小的错误,也如同一杯水一样,一旦泼洒出去,就难以收回,会对人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这两句诗警示人们要时刻保持内心的正直与公正,避免任何微小的不当行为,以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内心状态、欲望与外界环境关系以及道德品质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与名利的同时,不应忽视内心的修养与道德的坚守。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列子窃鈇图

宇宙茫茫尽坦途,莫将得失自相辜。

胸中若有一些子,大地山河俱窃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秋胡子图

郎归犹未到家中,艳语勾春妾面红。

叵耐相逢不相识,梅花那肯恋东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西施捧心图

荡尽吴王醉后春,化为颦笑艳精神。

当胸一点痛得别,直是妖娆恼杀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骊山老姥磨铁杵欲作绣针图

欲化龟蛇生圣胎,骊山微意孰能猜。

纯钢一块都磨尽,不信纤毫眼不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