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高象州

闻向君王乞象州,只贪州宅有高楼。

山西日薄都无瘴,海外风来早见秋。

蟋蟀已非今角匠,鹧鸪犹是旧亭侯。

南崖石壁宽多少,题遍新诗意未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听说他向君王请求出任象州刺史,只为那州府宅邸有高耸的楼阁。
山西之地阳光稀薄没有瘴气,海外的风带来了早秋的气息。
蟋蟀已经不再是当时的音乐工匠,鹧鸪依旧是旧时的守卫者。
南崖的石壁有多宽广,我题写新诗的兴致还未消减。

注释

向君王:向皇帝。
乞象州:请求担任象州刺史。
州宅:州府官邸。
高楼:高大的楼房。
山西:指象州在山的西面。
日薄:阳光稀少。
都无瘴:没有瘴气。
海外风:远处的海风。
早见秋:早早带来秋天的感觉。
蟋蟀:一种昆虫,古人常以之为乐。
今角匠:现在的音乐工匠。
鹧鸪:鸟名,叫声凄凉,常引人思乡。
旧亭侯:古代官职,比喻鹧鸪。
南崖石壁:南方的崖壁。
宽多少:有多宽。
题遍:写满。
诗意未休:创作诗歌的热情未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寄高象州》。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象州的特点,表达了对友人的问候和对地方风物的赞赏。首句“闻向君王乞象州”点出友人高象州曾向朝廷请求赴任象州,显示出其仕途的变迁。次句“只贪州宅有高楼”则暗示了象州的繁华和友人对居所的期待。

接着,诗人通过“山西日薄都无瘴,海外风来早见秋”,描绘了象州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没有瘴气,且能提前感受到秋季的气息,展现了象州的清新与舒适。

“蟋蟀已非今角匠,鹧鸪犹是旧亭侯”运用典故,将象州的自然景物与历史人文相结合,寓意象州虽历经岁月变迁,但仍有传统文化的韵味留存。

最后两句“南崖石壁宽多少,题遍新诗意未休”描绘了象州的壮丽山川,诗人想象自己在石壁上题诗,意犹未尽,表达了对友人新任之地的赞美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象州的描绘,既传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热爱。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题荆南王君行牧斋

千斤黑牸将黄犊,八岁山童手坚竹。

呵牛行前童御之,坤艮为谦直初六。

夷山入地山已庳,微阴更在山之麓。

观爻玩象谦复谦,不待占辞意先足。

姬公作繇更何言,利用直堪航四渎。

虽然用著体未明,后学相寻谁与告。

拳拳鲁叟重抽关,此路欲行须自牧。

有如子稚母更柔,弭耳阿童惟所逐。

晓随鞭影上冈峦,暮载歌声返茅屋。

不知身大童子小,但觉气和情性熟。

王郎于我丈人行,少秉谦爻晚尤笃。

自称身是牧牛人,不向天家请官粟。

书来蜀道告我言,牧事年来有条目。

成时直到东家矩,造端先自西邻牿。

邪闲诚存定章程,石确龙潜防反覆。

已将四语了卿法,更用一言从我卜。

我生冉冉向无闻,此事骎骎下乔木。

三年道路寡师友,万里奔驰妨诵读。

角羁闻道老无成,此语最悲那可复。

急须水落下夔门,走向牧斋听一曲。

形式: 古风

常山县

常山县东足可惜,山光半紫溪全碧。

柳屿阴中轧轧车,桑畴径里青青麦。

溪流终日伴人行,隔岸青山唤得应。

石季伦家新步障,李将军画小围屏。

多情小艇招贤渡,载我溪南看山去。

黄昏我宿溪自行,只有青山伴人住。

形式: 古风

得句

平生为斯文,思极心欲破。

得句如得官,欢喜不能奈。

绕床行百匝,如觉此身大。

昔我得官时,悠然但高卧。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欸乃歌

霭乃出深树,湘山日落时。

若非尧女哭,即是楚臣啼。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