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十六夜

禅心错比沾泥絮。冶踪飘荡都无据。有主是杨花。

随风便到家。如何双泪落。掩袖惊秋薄。

故意近前看。当头月又阑。

形式:

鉴赏

这首《菩萨蛮·十六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禅心与杨花的对比,以及情感的微妙变化。开篇“禅心错比沾泥絮”,将禅心比喻为沾上泥土的柳絮,暗示禅心虽静如止水,却也难以摆脱世俗的束缚。接着“冶踪飘荡都无据”,则以杨花的飘荡无定,象征着情感的飘忽不定,没有确切的归宿。

“有主是杨花”一句转折,似乎在说杨花也有归属,但随即“随风便到家”揭示出,即便是有归属的事物,也可能被风吹散,无法真正安定。这种对事物本质的探讨,充满了哲理意味。

下半阙“如何双泪落,掩袖惊秋薄”,情感突然转向,似乎主人公因某种触动而落下泪水,面对薄凉的秋意,内心更加敏感和脆弱。这里的“双泪落”不仅指物理上的泪水,更蕴含了心灵深处的悲凉与哀愁。

最后,“故意近前看,当头月又阑”,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主人公试图接近真相或情感的渴望,然而,当月光再次变得残缺不全时,一切美好似乎又回到了起点,暗示了希望与失望的循环,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禅心与杨花的对比,以及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情感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既有哲学的深度,又有情感的温度,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136)

梁鼎芬(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十七夜

团圞一昔心头热。昨宵风景先离别。归去近红镫。

泪痕添几层。弦愁凭凤纸。诗稿钞三四。

只是断肠多。月明今夜何。

形式:

百字令

海风吹梦又沈沈,醉也几曾摇醒。

独上层楼披雾眼,但见远山横整。

贴水低迷,倚天侧媚,画法谁曾称。

松林寒月,片云遮断无影。

绝忆旧日池台,有人爱惜,蘅杜相攀赠。

太息年光同电谢,莫道他时重省。

浊酒魂销,斜阳泪满,坐对西风病。

翻嫌鹦鹉,一声催热香茗。

形式:

浣溪沙.题张瓞生美人图

才信飘摇到此时。春魂休系两三枝。

却看双燕也因谁。

碧藓屟痕凭细数,翠鬟扇景起相思。

断肠吟出落花词。

形式:

忆王孙

儿家生小住溪边。野杏山桃笑太妍。

细问何人落玉钿。爱矜怜。那似风流自得仙。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