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冬夜独坐》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寒冷的夜晚,身处孤馆之中,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思绪与情感。
首句“寒灯照孤馆”,以寒灯的微光映照着空寂的馆舍,营造出一种清冷、孤独的氛围,暗示了诗人此刻的处境与心境。接着,“独夜思悠悠”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的思绪如潮水般涌动,难以平息。
“久客谁青眼”一句,表达了诗人长期离家在外,渴望得到理解与关注的心情。“青眼”在这里象征着友善与关注的目光,诗人似乎在问世间是否有人能给予他这样的关怀。而“慈亲今白头”则将情感推向更深的层次,诗人思念家乡,更思念年迈的父母,表达了一种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疏钟度双阙,长笛起高楼”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声响与高楼上的人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钟声悠远,笛声飘渺,它们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最后,“遥念小儿子,娇痴不解愁”将情感聚焦于家庭,诗人虽身在远方,但心中始终牵挂着年幼的儿子,即使孩子还不能理解世间的忧愁,这份牵挂依然深重。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作为父亲的责任感,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
整体而言,《冬夜独坐》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异乡的孤独、对亲情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忧虑,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