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万州武宁段尉

相见三十载,喜君始成名。

新袍照江绿,白发憎鉴明。

临水必观鱼,独伤鱼命轻。

朝为渊底游,暮为釜中烹。

彼方路艰远,其民亦天氓。

馁之则为盗,非是恶厥生。

捕多勿夸能,能在不犯兵。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我们相会已三十年,欣喜你终于功成名就。
新衣映照江水泛绿意,白发却使我感叹岁月无情。
每当靠近水面必定观鱼,独自悲伤鱼儿命运的脆弱。
它们早晨还在深渊游弋,傍晚却成了锅中的菜肴。
那方道路艰难遥远,那里的人民生活困苦如同天降的百姓。
若是饥饿,他们可能沦为盗贼,并非本性恶劣。
捕鱼不必自夸技艺高超,真正的能者在于避免战争纷争。

注释

相见:相会。
三十载:三十年。
喜君:为你的成功欢喜。
始成名:初次成名。
新袍:新衣。
鉴明:清晰地映照。
独伤:独自悲伤。
鱼命轻:鱼儿的生命微不足道。
朝:早晨。
釜中烹:被烹饪。
彼方:远方。
天氓:苦难的民众。
馁之:饥饿时。
盗:盗贼。
恶厥生:厌恶他们的生存状态。
捕多:捕捞过多。
夸能:夸耀自己的能力。
能在:真正的才能。
犯兵:引发战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万州武宁段尉》,通过对友人三十载后的初次成名表达喜悦之情,同时也寓言深刻。首句“相见三十载,喜君始成名”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多年来的关注和对其终于获得成就的欣慰。接下来的“新袍照江绿,白发憎鉴明”描绘了友人穿着新官袍的形象,与江水相映,但白发的出现又暗示了岁月的流逝。

“临水必观鱼,独伤鱼命轻”通过观鱼的命运,寄寓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鱼儿早晨还在深渊游弋,晚上却可能成为锅中的菜肴,寓意世事难料,人生如浮萍。诗人进一步指出,“彼方路艰远,其民亦天氓”,友人将要去的地方路途遥远且民情复杂,暗示了他即将面临的挑战。

“馁之则为盗,非是恶厥生”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在饥饿驱使下的无奈之举,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最后两句“捕多勿夸能,能在不犯兵”告诫友人,虽然捕获颇丰,但应以德服人,避免过度炫耀武力,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沉内涵。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万谔昌秀才

志士不恋家,安能坐㕮咀。

儒冠难徒行,马骨瘦可数。

后仆隔山陂,前林遇风雨。

寒村夜宿时,寂默谁对语。

形式: 古风

送上虞孙主簿

稽山参云深,剡水与天碧。

行将啼鸟亲,玩不游鳞隔。

况世住新安,又尝为粤客。

风物知所谙,穷幽梯翠壁。

形式: 古风

送下第亲旧

花开风雨恶,坐见纷纷落。

明日结子时,又复有脱萼。

莫嗟树渐老,树老子亦著。

共爱西枝繁,不数东枝弱。

他年会有春,却看西枝薄。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送子华

识君虽恨晚,说诗屡解颐。

吾徒固难合,所合终不移。

冒寒跃马来,且言行有期。

河上冰始坼,轻棹去未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