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太史游香山寺十韵

夙慕香山胜,振衣度石林。

烟岚开上界,台殿倚层岑。

地尽群峰合,天回四壁阴。

松关旁翳日,杏阁仰扪参。

树结菩提色,泉飞梵呗音。

归云朱拱宿,閒鸟翠屏吟。

涌塔名多宝,开田号布金。

西湖寒雨断,北阙暮烟深。

客饭伊蒲供,僧房薜荔侵。

禅心无去住,游迹且浮沈。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香山寺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人于慎行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香山寺的自然风光与宗教气息。

首联“夙慕香山胜,振衣度石林”表达了诗人对香山寺的向往之情,通过“振衣”这一动作,生动地描绘出攀登石林的情景,展现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颔联“烟岚开上界,台殿倚层岑”描绘了香山寺所在之地的壮丽景象,烟岚缭绕,仿佛与天界相连,台殿高耸,依附在层层山峦之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颈联“地尽群峰合,天回四壁阴”进一步描绘了香山寺周围群峰环抱、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置身于仙境的感觉。

尾联“西湖寒雨断,北阙暮烟深”则以西湖和北阙为背景,通过“寒雨”和“暮烟”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与香山寺的宁静和谐形成对比。

中间部分“松关旁翳日,杏阁仰扪参。树结菩提色,泉飞梵呗音。归云朱拱宿,闲鸟翠屏吟。涌塔名多宝,开田号布金”详细描绘了香山寺内的自然景观与宗教活动。松树遮蔽阳光,杏阁中传来诵经之声,菩提树下绿意盎然,泉水流淌发出梵呗之音,归云环绕寺庙,闲鸟在翠绿的山屏中吟唱,涌动的佛塔象征着多宝之名,开垦的田地则寓意着财富与繁荣。

最后,“客饭伊蒲供,僧房薜荔侵。禅心无去住,游迹且浮沉”表达了诗人对香山寺僧侣生活的观察与感悟。他们以素食供养客人,僧房被薜荔覆盖,禅心无拘无束,游历于世间,但内心却保持着平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香山寺的自然美景、宗教氛围以及僧侣的生活状态,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曲阜谒少昊陵六韵

白帝传遗迹,穷桑访故城。

丘陵何代筑,碑石几时倾。

凤纪金天岁,虹分华渚精。

人烟连圣里,鸟雀识官名。

落日荒原冷,悲风古木平。

祇令郯子国,百世溯宗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东平谒尧祠六韵

古殿空山里,荒丘野戍边。

星文临鲁甸,云气仰尧天。

绮栋丹霓落,雕楹翠藓镌。

仙蓂犹应月,黛柏自含烟。

化想垂裳代,人怀击壤年。

名言志浩荡,流眺土阶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曲阜谒周庙六韵

新宫严礿祀,旧域应奎娄。

负扆开王化,分茅胙帝丘。

勋劳周礼乐,宗祏鲁春秋。

暮色徂徕雨,寒声泗汶流。

云霞丹殿敞,苔藓玉阶幽。

阙里长邻近,犹疑寤寐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恭谒阙里圣庙二十韵

运会皇风邈,乾坤圣宇开。

文章苞六代,道德范三才。

象应奎娄次,灵钟海岳隈。

人传歌凤去,地想泣麟回。

旧里仙源秘,遗宫帝制恢。

乐声存鲁殿,车器出秦灰。

羽籥诸生肄,牲牢万乘来。

两楹仪紫闼,双观表璇台。

问礼庭犹在,藏书壁已颓。

画廊图藻绿,宝阁写琼瑰。

古桧当时植,新松几代栽。

唐碑钟作篆,汉石绣成苔。

黻冕三千侍,云仍百忆陪。

小儒惭朽质,微分簉群材。

炉冶从甄铸,章缝荷剪裁。

绘天忘色相,望海隔沿洄。

日月丹霄曜,江河晚世催。

怀恩知罔极,不去久低徊。

形式: 排律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