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谒阙里圣庙二十韵

运会皇风邈,乾坤圣宇开。

文章苞六代,道德范三才。

象应奎娄次,灵钟海岳隈。

人传歌凤去,地想泣麟回。

旧里仙源秘,遗宫帝制恢。

乐声存鲁殿,车器出秦灰。

羽籥诸生肄,牲牢万乘来。

两楹仪紫闼,双观表璇台。

问礼庭犹在,藏书壁已颓。

画廊图藻绿,宝阁写琼瑰。

古桧当时植,新松几代栽。

唐碑钟作篆,汉石绣成苔。

黻冕三千侍,云仍百忆陪。

小儒惭朽质,微分簉群材。

炉冶从甄铸,章缝荷剪裁。

绘天忘色相,望海隔沿洄。

日月丹霄曜,江河晚世催。

怀恩知罔极,不去久低徊。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恭谒阙里圣庙二十韵》,是对孔子庙的赞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展现了对孔子及其思想的崇敬之情。

首句“运会皇风邈,乾坤圣宇开”,以宏大的历史背景引入,暗示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巨大影响。接下来的“文章苞六代,道德范三才”两句,赞美孔子的文章和道德观念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如同包涵了六个朝代的智慧,塑造了天地间的人伦道德准则。

“象应奎娄次,灵钟海岳隈”描绘了孔子思想如同天象般的重要,又如同山川之灵,深藏于大地之中。接着“人传歌凤去,地想泣麟回”两句,通过传说中的凤凰与麒麟,表达了人们对孔子逝世的哀思与怀念。

“旧里仙源秘,遗宫帝制恢”则将孔子庙的历史地位提升至帝王级,强调其神圣不可侵犯。以下几句继续描述孔子庙的壮观景象,如“乐声存鲁殿,车器出秦灰”,通过音乐与古代文物的对比,展现孔子庙的文化底蕴。

“两楹仪紫闼,双观表璇台”描绘了孔子庙的建筑之美,而“问礼庭犹在,藏书壁已颓”则既有对孔子礼仪之教的传承,也暗含对传统文化逐渐衰落的感慨。

“画廊图藻绿,宝阁写琼瑰”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孔子庙内艺术的丰富多彩。最后,“古桧当时植,新松几代栽”以植物的生长比喻孔子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孔子庙的宏伟与庄严,更表达了对孔子及其思想的深刻敬仰,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于慎行以细腻的笔触,将历史、文化、自然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从二兄登云翠山南天观十二韵

大地标琼观,真游入翠微。

中天开突兀,半岭度崔嵬。

回见平原绕,低看野气围。

河流刚若带,云出宛成衣。

霄汉身应近,烟霞手自挥。

林篁天杪尽,村落谷中稀。

过雨鸣松壑,悬泉幕石扉。

地馀丘子灶,名仿富春矶。

人去无鸡犬,春归有蕨薇。

歌从灵运和,药向长房祈。

绿酒聊为尔,丹砂不可几。

醉来忘日夜,恋赏未言归。

形式: 排律

云翠绝顶东望?山十韵

蹑屩登丹嶂,开尊瞩锦岑。

悬厓分日月,众壑异晴阴。

鸟道霞标度,泉流树杪侵。

神工图紫翠,灵斧削嵚崟。

缥缈云生岫,霏微雾出林。

依稀瑶草色,彷象玉笙音。

人代迷陵谷,山形自古今。

醉馀歌烂漫,秋至气萧森。

旧纫兰荪佩,新抽玳瑁簪。

登高仍望远,都寄采芝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夏日游扈泉六韵

奇峰涵秀景,绝境斸灵泉。

远脉遥通海,平流半倚天。

歘惊银汉落,隐似白虹悬。

喷雪图青壁,飞珠散紫烟。

风恬声未歇,月出影相连。

对酒沾琼液,分波洒玉田。

濯缨同调在,流水共潺湲。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登报恩寺浮屠览眺十韵

宝域横三界,璇标镇八溟。

盘空依日月,飞磴蹑辰星。

乍似攀仙掌,旋疑陟紫庭。

五城秋雨霁,九市晚烟冥。

远树层层白,连山面面青。

昙花挥麈落,仙梵倚棂听。

弥觉皇居丽,因知佛土灵。

前朝流水尽,初地劫灰经。

销歇悲人代,疏狂混醉醒。

不愁天路近,风御自泠泠。

形式: 排律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