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舆过曹娥沙书事

孝女江边老又行,菖蒲风外苧袍轻。

潮如爱客随人远,云不过峰与树平。

鱼入浦船商欲动,粽香田屋雨初晴。

黄鹂知我归来路,先去东山报一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孝顺的女儿在江边行走的场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的和谐交融。首句“孝女江边老又行”,开篇即点明了人物身份与行动,孝女的形象在江边缓缓前行中逐渐鲜明。次句“菖蒲风外苧袍轻”,通过菖蒲与轻盈的苧袍,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暗示了孝女的纯洁与淡泊。

“潮如爱客随人远”一句,将潮水拟人化,表达潮水对孝女的深情陪伴,随着她远行的脚步而延伸,体现了自然界的温情与人的亲密关系。接着,“云不过峰与树平”描绘了云朵与山峰、树木的相对静止,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深远的画面,象征着孝女内心世界的平静与深邃。

“鱼入浦船商欲动”则转为对渔舟活动的描写,预示着即将开始的忙碌与生机,与前文的宁静形成对比,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动态美。而“粽香田屋雨初晴”一句,通过粽子的香气和雨后的清新,勾勒出一幅丰收与希望的景象,寓意着生活的甜美与未来的光明。

最后,“黄鹂知我归来路,先去东山报一声”以黄鹂的鸣叫作为结语,不仅增添了诗作的生动性,也寄托了诗人对孝女归来的期待与喜悦,以及对自然界的美好情感的赞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孝女的美德、自然的美丽以及生活的温馨,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自然之美的佳作。

收录诗词(328)

张琦(君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桐庐道中

诸山夹水一千重,七月扁舟汗雨浓。

槠叶全青秋隐浦,桐江半黯月当峰。

浅流见石高于象,旱气横天白似龙。

来濯清风子陵庙,豆无丹荔荐芙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游孤山拜和靖先生祠

先生剩住在孤峰,隔世相寻尚可从。

青草去分春水路,画船来贮夕阳钟。

百年老子心相似,一豆新鱼味不重。

我有白鹇公有鹤,雪晴云散共开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秋晚登君山

十年两醉君山酒,山下民风似昔年。

青帕茜裙耰麦女,银鲈紫蟹入村船。

霜焦叶破犹藏寺,江浦沙高未作田。

病骨登临尚强健,风吹孤?落秋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游灵谷寺宗长官留别因饮于此

出城望谷十五里,吹帽东风一面当。

春柳变禽惊首夏,午林骑马忽斜阳。

逢僧方外衣冠薄,食笋山中匕箸香。

记取宗公今日别,千峰钟磬晚苍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