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吉祥寺追和故友刘协中遗诗(其一)

殿堂深寂竹林閒,坐恋棕阴忘却还。

水竹悠然有遐想,会心何必在空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内心世界的独白。首句“殿堂深寂竹林閒”以“深寂”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深远的氛围,随后点明地点为竹林,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清幽与自然的和谐。次句“坐恋棕阴忘却还”则通过“坐恋”二字,生动地刻画了诗人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情态,仿佛时间与空间在此刻凝固,连归途都暂时被遗忘。

接着,“水竹悠然有遐想”一句,将视线从竹林转向水边,水与竹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激发了诗人丰富的想象与情感共鸣。最后,“会心何必在空山”以反问的形式收尾,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深处的会意与理解,不一定需要置身于空山之中,暗示了心灵的契合与自然的亲近是超越具体场景的存在,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双重探索,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过吉祥寺追和故友刘协中遗诗(其二)

尘踪俗面强追閒,惭愧空门数往还。

不见故人空约在,黄梅雨暗郭西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景德寺

古屋无人犬护篱,偶抛尘土得幽栖。

不知何福能消受,满地松阴一鸟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次韵题子畏所画黄茆小景

斜日翻波山倒浸,晚晴幻出西南胜。

绝岛双螺树色浮,遥天一线鸥飞剩。

谁剪吴淞尺纸间,唐君胸有洞庭山。

古藤危磴黄茆渚,细草荒宫消夏湾。

我生无缘空梦堕,三十年来蚁旋磨。

睡起窗前展画看,恍然垂手矶头坐。

湖山宜雨亦宜晴,春色茏葱秋月明。

知君作画不是画,分明诗境但无声。

古称诗画无彼此,以口传心还应指。

从君欲下一转语,何人会吸西江水。

形式: 古风

吴隐之画像(其一)

贪廉自我非泉致,刺史诗篇万古新。

展卷萧然袍笏在,世间多少负惭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