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隐之画像(其一)

贪廉自我非泉致,刺史诗篇万古新。

展卷萧然袍笏在,世间多少负惭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此诗《吴隐之画像(其一)》由明代文徵明所作,通过描绘吴隐之的廉洁形象,表达了对清官的赞美与对贪腐者的批判。

首句“贪廉自我非泉致”,以对比手法开篇,强调了贪污与廉洁的本质区别并非源自外在因素,而是个人内心的抉择。这里的“泉致”暗喻了外在的诱惑或物质条件,意在突出廉洁是源于个人道德修养和内心世界的纯净。

次句“刺史诗篇万古新”,进一步赞扬了吴隐之及其同类清官的高尚品质,他们的事迹被后世传颂,如同诗歌一般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追求廉洁公正。

“展卷萧然袍笏在”,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仿佛读者展开画卷,便能见到吴隐之的形象,他身着官服,手持笏板,神情肃穆,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气质。这里的“萧然”既指环境的清冷,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最后一句“世间多少负惭人”,则将视角拉回现实,指出在当今社会中,仍有许多人因贪欲而背离正道,感到羞愧。这句话不仅是对吴隐之形象的致敬,也是对当代社会道德风气的一种反思,呼吁人们学习先贤的廉洁精神,远离贪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隐之廉洁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其高尚品质的赞颂,不仅展现了文徵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也传递出对当下社会道德建设的深切关注与期待。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吴隐之画像(其二)

十年遗像识真难,重是高风不可刊。

一样广州俱刺史,几人传入画图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暮春斋居即事(其一)

经旬寡人事,踪迹小窗前。

暝色连残雨,春寒宿野烟。

茗杯眠起味,书卷静中缘。

零落梅花瘦,风吹更可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暮春斋居即事(其二)

閒庭青草积,春半思苍茫。

小雨作寒食,微风汎海棠。

芳情经病减,白日废书长。

何物供欹枕,萦帘一炷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画鹊

日光浮喜动檐楹,鸟鹊于人亦有情。

小雨初收风泼泼,乱飞丛竹送欢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