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从到此天台寺,经今早已几冬春。
山水不移人自老,见却多少后生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天台寺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开头两句“自从到此天台寺,经今早已几冬春”通过简单明快的语言,勾勒出诗人长期居住于天台寺的情景,以及时间的流逝。
接着,“山水不移人自老”一句,运用了典型的对比手法,将不变的自然景物与诗人的衰老形成鲜明对照,这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比较的主题。它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最后,“见却多少后生人”则是诗人在静谧的寺庙生活中,偶尔看到一些年轻一代的人群,这些“后生人”无疑激发了诗人的更多思考,也让他更加明确地感受到个人的渺小和时代的更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个人生命过程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意境悠长,是一首蕴含深意的佳作。
不详
君不见三界之中纷扰扰,只为无明不了绝。
一念不生心澄然,无去无来不生灭。
故林又斩新,剡源溪上人。
天姥峡关岭,通同次海津。
湾深曲岛间,淼淼水云云。
借问松禅客,日轮何处暾。
自笑老夫筋力败,偏恋松岩爱独游。
可叹往年至今日,任运还同不系舟。
一入双溪不计春,鍊暴黄精几许斤。
炉灶石锅频煮沸,土甑久烝气味珍。
谁来幽谷餐仙食,独向云泉更勿人。
延龄寿尽招手石,此栖终不出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