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咏

亦莫恋此身,亦莫厌此身。

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

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

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

形式: 古风

翻译

不要过于眷恋这个身体,也不要过于嫌弃这个身体。
这身体不值得过分眷恋,它是万世烦恼的根源。
这身体也不值得过分嫌弃,它只是聚成的虚无尘埃。
没有眷恋也没有嫌弃,才能成为逍遥自在的人。

注释

亦莫:也别。
恋此身:眷恋这个身体。
厌此身:嫌弃这个身体。
何足:哪里值得。
万劫:无数世。
烦恼根:烦恼的来源。
一聚:聚合在一起。
虚空尘:空中的微尘。
无恋:没有眷恋。
无厌:没有嫌弃。
始是:才是。
逍遥人:自由自在的人。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肉身束缚的超脱和对世间万象变迁的淡然。开篇"亦莫恋此身,亦莫厌此身"直接点出了主题,即对于身体不应有过分的喜爱或厌恶。接着"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说明对身体的执着是无尽烦恼的根本,而"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则指出对身体的反感也是徒劳,因为身体终究如同虚空中的尘埃,转瞬即逝。

最后两句"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表达了诗人的修为和境界,只有超越了对肉身的喜好与不满,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自在。诗中蕴含着深刻的佛法思想,对待世间万物持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途中作

早起上肩舁,一杯平旦醉。

晚憩下肩舁,一觉残春睡。

身不经营物,心不思量事。

但恐绮与里,只如吾气味。

形式: 古风

郭虚舟相访

朝暖就南轩,暮寒归后屋。

晚酒一两杯,夜棋三数局。

寒灰埋暗火,晓燄凝残烛。

不嫌贫冷人,时来同一宿。

形式: 古风

高仆射

富贵人所爱,圣人去其泰。

所以致仕年,著在礼经内。

玄元亦有训,知止则不殆。

二疏独能行,遗迹东门外。

清风久销歇,迨此向千载。

斯人古亦稀,何况今之代。

遑遑名利客,白首千百辈。

惟有高仆射,七十悬车盖。

我年虽未老,岁月亦云迈。

预恐耄及时,贪荣不能退。

中心私自儆,何以为我戒。

故作仆射诗,书之于大带。

形式: 古风

偶以拙诗数首寄呈裴少尹侍郎蒙以盛制四篇一时酬和重投长句美而谢之

投君之文甚荒芜,数篇价直一束刍。

报我之章何璀璨,累累四贯骊龙珠。

毛诗三百篇后得,文选六十卷中无。

一麋丽龟绝报赛,五鹿连柱难支梧。

高兴独因秋日尽,清吟多与好风俱。

银钩金错两殊重,宜上屏风张座隅。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