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仆射

富贵人所爱,圣人去其泰。

所以致仕年,著在礼经内。

玄元亦有训,知止则不殆。

二疏独能行,遗迹东门外。

清风久销歇,迨此向千载。

斯人古亦稀,何况今之代。

遑遑名利客,白首千百辈。

惟有高仆射,七十悬车盖。

我年虽未老,岁月亦云迈。

预恐耄及时,贪荣不能退。

中心私自儆,何以为我戒。

故作仆射诗,书之于大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的《高仆射》。诗中通过对高级官员(仆射)的描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功名观念的深刻反思。

富贵人所爱,圣人去其泰。这两句开篇便指出了世人对于富贵地位的追求,而圣智之士却能超脱这些俗欲。"所以致仕年,著在礼经内"则说明古代有退隐高官的先例,这些都被记录在《礼记》中。

玄元亦有训,知止则不殆。这两句引用了道家思想,强调了“知足常乐”的生活智慧。接着"二疏独能行,遗迹东门外"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独行的境界。

清风久销歇,迨此向千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感慨。斯人古亦稀,何况今之代。这两句则表现出对于能有这样高洁品格的人在现世中的稀缺感。

遑遑名利客,白首千百辈。这两句批评了那些只顾名利、至老不悟的世人。惟有高仆射,七十悬车盖。这两句则赞美了像高仆射这样的官员,即便年岁已高仍能保持清廉。

我年虽未老,岁月亦云迈。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我感慨,他虽然尚未年老,但时光飞逝,也感到不安。预恐耄及时,贪荣不能退。这两句则是对自己可能陷入荣华不能自拔的担忧。

中心私自儆,何以为我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警醒和反思,希望能够以此作为自己的警戒。故作仆射诗,书之于大带。这最后一句则说明了这首诗是诗人为了提醒自己,而特意写下的,并将其记录在衣带上。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高级官员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功名观念以及历史传承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偶以拙诗数首寄呈裴少尹侍郎蒙以盛制四篇一时酬和重投长句美而谢之

投君之文甚荒芜,数篇价直一束刍。

报我之章何璀璨,累累四贯骊龙珠。

毛诗三百篇后得,文选六十卷中无。

一麋丽龟绝报赛,五鹿连柱难支梧。

高兴独因秋日尽,清吟多与好风俱。

银钩金错两殊重,宜上屏风张座隅。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偶作二首(其一)

扰扰贪生人,几何不夭阏。

遑遑爱名人,几何能贵达。

伊余信多幸,拖紫垂白发。

身为三品官,年已五十八。

筋骸虽早衰,尚未苦羸惙。

资产虽不丰,亦不甚贫竭。

登山力犹在,遇酒兴时发。

无事日月长,不羁天地阔。

安身有处所,适意无时节。

解带松下风,抱琴池上月。

人间所重者,相印将军钺。

谋虑系安危,威权主生杀。

焦心一身苦,炙手旁人热。

未必方寸间,得如吾快活。

形式: 古风

偶作二首(其一)

战马春放归,农牛冬歇息。

何独徇名人,终身役心力。

来者殊未已,去者不知还。

我今悟已晚,六十方退闲。

犹胜不悟者,老死红尘间。

形式: 古风

偶作二首(其二)

日出起盥栉,振衣入道场。

寂然无他念,但对一炉香。

日高始就食,食亦非膏粱。

精粗随所有,亦足饱充肠。

日午脱巾簪,燕息窗下床。

清风飒然至,卧可致羲皇。

日西引杖屦,散步游林塘。

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

日入多不食,有时唯命觞。

何以送闲夜,一曲秋霓裳。

一日分五时,作息率有常。

自喜老后健,不嫌闲中忙。

是非一以贯,身世交相忘。

若问此何许,此是无何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