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风雨甚暴衡门独立望微水有作

中原殊未平,避地甘羁束。

著意问樵渔,尚恐惊麋鹿。

出门亦何事,望望清江曲。

雨气晚来寒,惊风乱新绿。

形式: 古风

翻译

中原地区的战乱还未平息,我为了躲避战乱宁愿忍受束缚。
我特意去询问樵夫渔夫,生怕我的行为会惊扰到麋鹿。
出门在外又能做些什么呢,只能遥望那清澈的江湾。
傍晚的雨带来了丝丝寒意,狂风又吹乱了新生的绿叶。

注释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这里指的是战乱频繁的地方。
避地:逃避战乱,离开家乡。
羁束:束缚,限制,这里指被迫的流离失所。
麋鹿:一种大型鹿类,象征着自然和和平。
清江曲:清澈的江湾,形容环境的宁静。
雨气:带有雨水气息的空气。
惊风:突然刮起的大风。
新绿:新生的绿色植物,象征生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风雨之后的景象,诗人站在桥上,独自凝视着波光粼粼的小河。全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

“中原殊未平”一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不安与期待的情绪,尽管战争尚未结束,但诗人心中已有和平之愿。

“避地甘羁束”则表现了诗人寻找安宁之所的心境。"著意问樵渔,尚恐惊麋鹿"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细腻情感,他不仅关注着周遭的环境,还担心自己的声音会不会惊扰到林间的动物,这种对自然生灵的尊重和爱护,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出门亦何事,望望清江曲”则是诗人的实际行动,他走出家门,只是为了欣赏那蜿蜒曲折的河流。这里的"望望"二字,生动地描绘出了诗人凝视水景的神态。

“雨气晚来寒,惊风乱新绿”这两句,捕捉了春日风雨过后的景象,雨后空气清冷,偶有强风吹过,撩乱着树木刚长出的嫩绿叶片。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波动和对未来的某种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周遭世界的观察和感悟。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春晴散步庭下

东风吹广泽,和气日夜旋。

微澜生曲沼,积翠被层峦。

细草蔼近甸,时禽响郊园。

整巾步庭下,申舒委馀暄。

万物各有时,而余复何言。

燋谷忘牙事,深居寄考槃。

结交乏二中,徵心迂七还。

聊持瞬息念,一究空有源。

狂闹等瓶中,何须计悲欢。

形式: 古风

春暮泛微水中流有作

微江春水绿于蓝,两岸花开雪满岩。

纵棹中流望山顶,晴云如絮乱毵毵。

形式: 七言绝句

癸亥生日前一日读神仙李清传作

孟夏倏已晚,诘旦及悬弧。

推迁惊岁序,俯仰念劳劬。

感物叹漂泊,抚已既叨踰。

去事日已遥,来者言足图。

澹漠远世纷,超遥观道书。

伊昔有胜士,染工藏市区。

感悟及生朝,欲访仙人闾。

自缒投绝壑,果谐欣愿初。

尘念虽少牵,脱屣终不渝。

一死会当有,贵贱理必俱。

万事惟一舍,此外无复馀。

李君本市人,而予岂非夫。

蹑屐千仞岗,振策万里涂。

暂愒即弱水,款关必清都。

千载复来归,陵谷知焉如。

形式: 古风

秋日访野人

忽忽倦幽独,试寻居士室。

循篱野蔓悬,闭户邻鸡出。

小水已清泠,前山政岑郁。

禾黍满平川,高低动残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