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道路尘方暗,田园事岂差。
营巢难老鹤,谋啄拙饥鸦。
时有诗题壁,多因病在家。
学仙非骨相,枉是住丹霞。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陈著对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的观察和感慨。首句"道路尘方暗"形象地写出尘土飞扬的环境,暗示世事的纷扰与艰辛。"田园事岂差"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即使现实艰难,心中仍保留着对宁静生活的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营巢难老鹤,谋啄拙饥鸦"运用了象征手法,老鹤难以在乱世中找到安宁筑巢之地,而饥饿的乌鸦则难以觅食,寓言了诗人自身的困境和无奈。"时有诗题壁,多因病在家"揭示了诗人以诗书自娱,常因疾病滞留家中,流露出孤独与无奈之情。
最后两句"学仙非骨相,枉是住丹霞"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仙道的反思,认为自己并非修炼仙术的材料,住在美丽的丹霞山也显得徒劳无功。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自嘲,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顿时的思考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不详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羡君培早学,人十己千之。
燕雀谁知我,蛟龙自有时。
文场魁众后,计幕主相知。
天地如长泰,功名何可涯。
人生无足处,知足是良方。
自种荪成墅,时同云出乡。
江湖残梦杳,山谷本心长。
回首门前事,风潮战石塘。
我才虽不武,纵靶洛阳桥。
本是士行志,非因贫折腰。
天风吹劫火,国事付回潮。
待尽山深处,汗颜猿鹤邀。
平平聊送目,咄咄不书空。
静见蜗争国,穷知马福翁。
逢人无眼白,耐是得颜红。
如此閒光景,何须到弱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