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俊所作的《赠族弟世崇》。诗中描绘了对族弟世崇的深情厚谊与对其人生际遇的感慨。
首联“世锡琼林又子同,广文上考仅从东”,以“世锡琼林”比喻家族的荣耀与传承,“又子同”则表达了对世崇作为家族后辈的期待与重视。而“广文上考仅从东”则暗示了世崇在学业上的成就,以及其在东方(可能指学术或文化中心)取得的高评价。
颔联“鸡声晓度梅花月,雁影秋随芦荻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鸡鸣声与梅花月的组合,象征着清晨的清新与美好;而雁影随风,芦荻摇曳,则寓示着季节的更迭与人生的流转。
颈联“驿路易闻京国信,讲堂偏识布袍穷”,反映了世崇在求学路上的艰辛与执着。通过“驿路”和“京国信”的对比,展现了他虽身处偏远之地,却能通过书信与外界保持联系;而“讲堂”与“布袍穷”则突出了他在学术追求中的贫寒与勤奋。
尾联“眼间通塞居前分,造化无言属至公”,表达了对世崇未来命运的祝愿与期待。尽管人生道路会有顺畅与坎坷之分,但最终的归宿应由命运决定,寓意着对世崇无论遭遇何种境遇都能保持平和与豁达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世崇的才华与坚韧,也寄托了诗人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