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映竹借幽色,浮华流妙香。
春游多热恼,暮饮得清凉。
此诗描绘了甘露泉的清幽与美妙。首句“映竹借幽色”,以竹影婆娑,映衬出泉水的深邃与神秘,仿佛是大自然最隐秘的一角,被翠竹轻轻遮掩,只露出一抹幽深的绿意。次句“浮华流妙香”,则将视觉感受与嗅觉体验结合,泉水在阳光下泛起的微波,似乎携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香气,既不浓烈,又非寻常,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妙。
接着,“春游多热恼”,诗人巧妙地将季节与情感相联系,春天本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对于游人而言,也常常伴随着热恼与疲惫。而“暮饮得清凉”则如同一剂良药,傍晚时分,品尝泉水,不仅解渴,更能在心灵上获得一份宁静与清凉,仿佛所有的烦恼与热恼都随风而去,留下的是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甘露泉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其自然景观的美丽,更在于它能够给予人们心灵上的慰藉与解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真谛的追求。
不详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彼美四老翁,言为太子死。
野鸡乘此飞,杀声四边起。
扰扰为形役,未衰霜满巅。
幽禽无一事,头上也皤然。
桥下水长绿,桥头人自行。
春风忽相过,时闻环佩声。
皎皎天上月,照此池中水。
运行无停机,容光亦鉴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