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读书岩

独秀山椒石室幽,弦歌太守日来游。

不图文史三冬足,常有烟霞五色浮。

道路只今徇木铎,云礽又复绍箕裘。

观山未了仍观画,冰雪相看两鬓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李质的《题读书岩》,描绘了一幅隐逸与学问并重的文人生活图景。诗中以“独秀山椒石室幽”开篇,巧妙地将读书岩置于自然与人文交汇的高处,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弦歌太守日来游”一句,不仅点明了读书岩作为官员休憩、读书之地的独特功能,也暗含了文人雅士与官场人士和谐共融的场景。

“不图文史三冬足,常有烟霞五色浮”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读书岩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心灵与自然对话的空间。四季更迭,文人学者在这里汲取知识的养分,与自然界的烟霞云雾相映成趣,体现了诗人在追求学问的同时,对自然美的欣赏和感悟。

“道路只今徇木铎,云礽又复绍箕裘”则表达了对传统学问传承的重视。木铎象征着传道授业的使命,云礽和箕裘则是比喻后辈继承先人的学识和精神,强调了读书岩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角色。

最后,“观山未了仍观画,冰雪相看两鬓秋”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个人心境相结合,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深沉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观山、观画,既是对外在世界的探索,也是对内在情感的抒发,而“两鬓秋”则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痕迹,寓含了对人生短暂与永恒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读书岩作为文人修身养性、传承学问之所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学问和时间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21)

李质(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董相生青山白云斋

堂前叆叇护参差,世外红尘绝是非。

远树好烟长对坐,落花流水暗通池。

岁寒桂岭松凋后,秋晚漓江石出时。

岂为康山成野癖,故留青白豁襟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洪武三年朝京师转授山东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有感而作

鼎沸图存仅十年,平生忠义在安边。

英雄不学万人敌,方寸长悬尺五天。

宣布曾分南国政,贤劳敢咏北山篇。

真心独有松堪比,臣节惟应老更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洪武四年蒙宣回京钦差回广东收集军士道经梅关谒张公九龄诗

提兵昔过梅关北,奉命今还五岭东。

古庙尚留朱履迹,旧题羞见碧纱笼。

一天云气千山雨,万壑松声十里风。

谒罢相祠重回首,蓬莱宫阙五云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征蛮洞作

蛮烟漠漠障荆隈,日到天中尚未开。

中土尽皆沾露雨,荒边何足动风雷。

投鞭饮马黄河竭,指手挥戈华岳摧。

不识洗天风雨起,片霞犹得拟中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