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百熙联

学校遍中原,不期文教方兴,我公去矣;

神州数人物,为问达官无恙,清议如何。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以沉痛之情感悼念张百熙,将历史背景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上联“学校遍中原,不期文教方兴,我公去矣”中,“学校遍中原”描绘了张百熙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影响,其功绩遍布大江南北。“不期文教方兴”则暗含对张百熙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赞誉,虽非预期,但其努力已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公去矣”一句,直接表达了对张百熙离世的哀痛之情,以及对其贡献的深切怀念。

下联“神州数人物,为问达官无恙,清议如何”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首先,“神州数人物”是对张百熙在众多杰出人物中的地位肯定,暗示其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为问达官无恙”则表达了对张百熙逝世后,那些曾与他共事或受其影响的官员们的关切,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风气和道德标准的关注。“清议如何”则是对张百熙离世后,社会舆论和道德评判的疑问,既是对张百熙人格和行为的敬仰,也是对后世如何评价他的期待。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表达了对张百熙个人的哀悼之情,也反映了对教育事业、社会风气及道德标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深邃的思想。

收录诗词(1)

赵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吾园天放楼联

辟艺苑文林,以为三径;擅春花秋实,无忝百城。

形式: 对联

水吾园青林堂联

花木土石水泉,离世乐道者宜有;

诵读论议教诲,大雅宏达之所群。

形式: 对联

水吾园青林堂联

朝受业,昼讲隶,夕习复;精五饭,慕酒浆,缝衣裳。

形式: 对联

静圃门联

专意缥缃,左太冲宜春之里;

自栽草木,李义山永乐所居。

形式: 对联